有了上次脹套聯接的經驗,再加上蘇城在油田的小名氣,他將圖紙交給工藝研究院之後,審查進行的非常順利。 現在是最後一次驗證,袁院長特意邀請了鑽井採油工藝研究院的同仁,一起進行審查。 一旦透過,雙驢頭抽油機就要進入試製階段了。 梁師傅很看好他的設計,摸著下巴道:“老呂他們做了20年的抽油機了,你這個圖紙,要是能達到70%的理論設計,老呂他們就得裝驢頭了。” 舒蘭笑的掩住嘴,道:“師父太損了,不過,看他們那樣子,好像有戲啊。” 蘇城看看手上的海鷗表,卻道:“2個小時了,就怕他們弄不明白。” 雙驢頭的機械工藝是相對簡單的,從製造的角度上來說,就是典型的傻大黑粗,工人和機器並不需要知道為什麼,按照尺寸和位置生產就行了。但是,設計者必須考慮遊梁、轉盤、驢頭的位置關係,以及它們滿足的設計弧線…… 蘇城在大學讀書的時候,接受了完整的系統教育。這個年代的研究員卻很難有這樣的機會。例如現在工藝研究院頂大梁的幾個人,要麼是五六十年代的大學生,知識結構早已老化;要麼是運動時代的大中專生,把大好時間都用在遊行和欺負老師上,最後依靠自學成才。 無論是哪種研究員,動手能力肯定極強,但在理論計算上皆有短板,有些會短到只有沿。 對於那些涉及到大量計算和數學理論的公式,蘇城對他們很不看好。 不過,研究院的人畢竟經驗豐富。他們並沒有著急進行理論分析,而只是看採油機的效果。對他們來說,只要抽油機的效果能夠達到,公式什麼的以後再研究也來得及。 差不多四個小時,總攬全域性的呂明起身到:“沒問題了,我們的意見,可以進入試製階段。” 一群人嘩啦嘩啦的鼓起掌來。 舒蘭興奮的拉著蘇城的手又跳又叫,好像得到榮譽的是自己。 袁院長的臉上綻出花來,主動與蘇城握手道:“蘇城同志,在石油戰線上孜孜不倦的追求,是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學習的。我看,咱們至少得供應一頓晚飯。” 最後一句,好像是個笑話,大家都笑了。 於是浩浩蕩蕩奔向油田食堂。 一路上,有人問起,就會有人用驕傲的語氣說:“我們的大學生,做出了世界領先的抽油機。” 與有榮焉的情緒,將蘇城也給感染了。 將雙驢頭抽油機提供給油田,他原本就沒考慮過報酬的事。但是,心底總有一點兒傲然。 然而,聽著身邊發自內心的讚賞和慶祝聲,他突然覺得,自己的驕傲,何其可笑。 這些設計員和研究員,儘管因為各種原因,未能接受完美的教育,但他們依舊孜孜不倦的奮鬥和努力著。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就是這些石油人,在鐵人精神的指導下,源源不斷的支援祖國建設。 他們也許無法設計出世界頂尖的產品,但他們始終在朝這個方向努力。 蘇城曾經學習過的大多數採油機械,不正是他們用漫長生命勾勒出來的嗎? “你在想什麼?”舒蘭睜著水靈靈的大眼睛,望著蘇城,滿是崇拜。 “我在想,用不了多久,我們就可以用這些抽油機,把美國、蘇聯、中東的筋血都抽出來。”蘇城說的煞有介事。 身邊的漢子們愣了一下,轉瞬哈哈大笑起來。 一些笑是有趣的笑,一些笑是純粹的笑,一些笑是若有所思的笑。 ……
正文 第三十三章 紅酒牛肉
油田食堂,不止供應大鍋飯,且兼做指揮部招待所的。一群人湧入二樓,霎時間佔領了三張桌子,很快就有大盆盛裝的菜端上來。 除了廣受歡迎的水煮肉、肘子、紅燒肉等大菜,蘇城竟然驚訝的發現了一盆土豆燒牛肉。 這年月,牛肉由於能出口,已是肉裡極精貴的東西。如此一大盆,怕得近百塊了。 一群人很快就進入了嚕嚕的戰鬥中。 蘇城也不甘示弱,直到吃完了,他才騰出時間問:“哪來的牛肉?” “那是咱們的範大廚有辦法,聽說從東北搞來的。”袁院長對他和顏悅色。如今物資沒那麼緊張了,但大鍋飯講究長期供應,要在這時找到穩定貨源,的確是有辦法的人。 蘇城嘿嘿一笑,便向後廚去了。 舒蘭翻翻眼皮,低聲道:“吃貨。” 梁師傅放下筷子,一本正經的道:“能吃不是錯,給小蘇吃點肉,說不定能再做一個抽油機出來。” “對!”一群人嘻嘻哈哈的笑著,開始舉杯慶祝。 等到他們喝的差不多了,蘇城才拎著個箱子,悄然出現。對舒蘭低聲道:“明天來我那裡,給你做好吃的。” 他將紙箱掀開一角,裡面果然是紅豔豔的牛肉。 舒蘭吃驚的瞪大眼睛,想說什麼,卻被蘇城按住了小嘴。 小姑娘的嘴唇,又軟又棉,煞是喜人。 周圍的人早就喝糊塗了,只剩下兩個年輕男女,又羞又澀的互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