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講述稿替換,我把那期的傾訴欄目臨時改成副刊,刊發了幾篇散文和小說。編稿前,一個叫周健民的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單位地址和悠悠雪的地址竟然一樣,這說明他一定認識悠悠雪。一個念頭從我的腦袋裡冒出來,我給周健民打了個電話,告訴他寄來的稿子還不是很成熟,需要他再改動一下。周健民很感激,說還是第一次有編輯給他打電話。他問我稿子如何改,我說具體的電話裡不好講,這樣吧,你單位有個叫悠悠雪的,哦不對,悠悠雪是她的網名,她的真名叫孫婷婷,她的文章寫的挺好的,你可以讓他給你參考一下。
周健民忽然激動起來,他高興的說,孫婷婷啊,就在我們這個車間裡,我是她的班長,我們在一起這麼多年,竟然不知道她的文筆這麼好。
我笑,這麼巧啊,那好辦了,你們可以多交流交流,文章改完了再寄給我就行。
我扣了電話,心裡砰砰亂跳。想如果不出意外,周健民一定會求悠悠雪替他說好話的,周健民是她的班長,礙於面子,悠悠雪也應該會找我。
果然,等待的時間比我想象的要快,沒過幾分鐘,悠悠雪就打來了電話。我極力平靜了一下心情,慢慢開啟手機。
秋雨嗎?是我。還是那種清新淡雅的聲音,讓我立刻想起了江南茶鄉的水墨畫,三年過去了,沒想到記憶依舊如此清晰。
悠悠,你還好嗎?我聽見自己的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