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的級別,在省直機關就算是大爺了,基本上達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像跑腿這樣的活一般是不安排他們的——安排了也不會好好幹。
這種人領導一般不去招惹他們。因為他們基本上是船到碼頭車到站了,失去了繼續前進的動力;幹活不多,牢騷不少,好像誰都對不起他似的。另外,現在考核領導幹部的標準有了新變化,增加了*評議這一項。得罪了這些大爺,關鍵時候給你上一點眼藥水,說不定就把你的大好前程葬送了。所以,領導一般不去得罪他們,只能高高的掛起來,就像掛在牆上的神像一樣。當然,喝酒吃飯的時候還得給他們留雙筷子,要不然他們還是會有意見的。
同齡人一般不願得罪他們。大家彼此彼此,還有互相利用的價值,撕破了臉不好。誰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不求人呢?
年輕人則得罪不起,見面就要讓三分。畢竟人家在這裡幹了二三十年,也算是根深蒂固了,盤根錯節的關係讓你理也理不清楚。自己根基尚淺,還得牢記偉人“韜光養晦”的教導,敬而遠之。否則,吃不了得兜著走。
但張求仕是個例外,因為他有遠大的理想,不滿足僅僅當一名小小的調研員。他最大的缺點是想當官,最大的優點是沒當上。因為想當官,他不僅得罪人,而且常常被利用;也因為沒當上,所以他還能保持直言不諱的優秀品德。關主任對他是瞭如指掌,並時常加以利用,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效果出奇的好。比如,每次安排張求仕幹活,關主任都要口頭任命他一個職務,這樣他就會屁顛屁顛地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認真完成任務。但這一點也不影響他發牢騷。
拜訪是個文雅的說法,其實就是送禮。因為在普天同慶之時,他們代表廳長去看望老領導、老同事,總不能空著手吧?客氣話又不能當飯吃,得有點適當的表示。況且古人早就說了,要“聽其言,觀其行”。對老幹部、老領導尊重不尊重,關鍵還是看行動。就像年輕人表達愛情一樣,光說甜言蜜語是不行的,還得送點鮮花什麼的才能博得芳心。其實,老領導們並不在意那點東西,主要是要借這些東西把心意表達到。
禮品是廳長們認真研究,徐廳長最後拍板確定的,既有文化品味,又有部門特色,只是送起來不太方便。人大、政協這邊,標準是每位領導兩盆含苞欲放的蝴蝶蘭,四盒土特產。土特產分別是:高檔茶葉、名貴幹果、野生菌、小磨香油。其他的都好辦,就那兩盆花麻煩,沉甸甸的,還不能碰著,生怕弄壞了。另外,拜訪的時間也很討厭,得趁領導們空閒的時候,因此全在八小時之外,週末也不能休息。
第一次行動定在週四。快下班的時候,在張求仕的率領下,武威他們急急忙忙趕到倉庫裝車。張求仕已經電話約好了幾位服務物件,請他們在家稍候,馬上送去。
這種事不好僱人來幹,也請不到人幫忙,只好親自上陣。武威和老李兩人,從倉庫把禮品一件一件往麵包車上搬。張求仕站在一旁監工,突然想起自己是領導,要發揮模範帶頭作用,於是扔掉菸頭,親自搬起來。但他人胖,搬了兩趟就氣喘吁吁,不得不停下來,一屁股坐在臺階上,說:“真他媽勞民傷財!那些王八羔子落了人情,害得老子累個半死,像個民工一樣。真他媽不把村長當幹部,老子好歹也是堂堂正處級。”說罷點上一支菸,使勁吸了一口,繼續罵道:“也不知是哪個傢伙給老闆出的餿主意,真他媽白痴。送什麼不好,偏偏送幾盆破花,吃又不能吃,玩又不能玩,誰看在眼裡?年年送,也沒見升上去,有他媽什麼鳥用!”
接著,他又罵關鳴宇不是個東西,私心太重。安排工作時好的留給自己,沒人乾的都推給他。重要人物、重要單位,他關鳴宇去巴結;退下來的老頭、老太太卻分給自己。還以為別人傻,看不出來,就他聰明一樣。
沒人勸止張求仕,任憑他逞口舌之快。武威突然明白了張求仕為什麼當不了領導——一張臭嘴,哪個領導願意提拔一個成天在背後罵自己的人呢?武威覺得這人別看四十多了,政治上一點不成熟,認不清形勢,不明白廳長的良苦用心,搞不清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只會一味的發牢騷,用老眼光來看待人大政協這幫人。
由於種種原因,人大政協在人們(包括相當多的領導和幹部)心中的地位並不高,以為就是一個橡皮圖章。社會上不是流行這樣的順口溜嘛:“黨委揮手,人大舉手,政府動手,政協拍手”;“黨委說了算,政府算了說,人大說算了,政協算說了”。
還有這樣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
有一婦女帶著女兒經過省委門前。小女孩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