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著你過去一趟,可是大喜事。”
看到他的表情,董策心裡便是一定,知道那事兒成了。
這才過了一天半,沒想到許如桀的效率還是挺高的。
董策向來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他從兜裡摸出幾個銅錢來塞到那家丁手裡,笑道:“家中也無餘財,一點兒小意思,拿去喝口茶。”
那家丁接過,笑逐顏開,向著董策一翹大拇指:“董哥兒仁義。”
在許如桀的命令下,許多軍戶百姓匯聚成人流,都是紛紛向著堡中衙門前面廣場方向行去。
畢竟乃是軍戶,這堡中的百姓,男丁都是軍兵的身份,跟民戶不一樣,許如桀傳下來的命令。這算是軍令,自然是都要去積極集合,總體來說,雖然大明後期衛所兵孱弱,作為大明精銳的邊軍戰力也不怎麼樣,但是比起那些從未見過血的百姓來,還是強的太多了,至少組織性這些方面要好很多。
當董策等一行人到了地頭兒的時候,廣場上已經是站滿了人,大夥兒都是聚在一起小聲議論著,向那所謂訊息靈通的人氏打聽著,探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許大人召集大夥兒都過來。
一般來說,這麼大動干戈,都是些宣讀上差命令,向眾人宣佈一些重要的人事任命。
見到董策一行人過來,大夥兒都是紛紛的讓開一條道路,有的那關係不錯的,還都向董策打招呼,喚一聲董哥兒或董二郎。顯然現在他董二的名號已經是在這十里鋪打響了,不過也有那不假辭色的,都是有個總旗或者是小旗的銜兒,在堡中有些職差身份的。不過他們也是不敢招惹董策,畢竟董策給抓進了衙門,結果卻是毫髮無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