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也紛紛附和稱是。
董策點點頭,吩咐眾人回去幹活兒,卻把杜建河給叫到了一邊。
“本官這些時日,會找一些做火銃的工匠次序到此。”董策說完,見杜建河臉上露出一絲驚慌的表情來,便淡淡一笑:“你也無需擔心,你做的這支魯密銃,很合本官的心意,也有一片忠心,本官定然不會虧待你的。無論再來多少鐵匠,你都是頭目。”
杜建河這才放下心來,臉上露出一抹感激,跪在地上磕頭道:“大人厚愛,小的慚愧,小的也沒別的本事,唯有給大人打造出更多更好的利器才是報答。”
董策微微點頭:“你的表現,本官是看在眼裡的。”
他又叮囑道:“你這些時日,儘量把鑽銃筒的技術傳授給其它的鐵匠,不要敝帚自珍,好生教導!什麼時候你能教出五個鐵匠鑽銃筒了,本官便升你為二級工匠,明白了麼?”
杜建河趕緊應下了。
換成以前,他定然是心裡不大情願的,畢竟這個年代的匠人,都是把這些看成是祖傳絕技的。但是方才董策說是要再招一些會做火銃的匠人的話,讓他心中升起了很強的危機感,他也打算著趁此機會培養幾個自己人,將來便是隊伍再怎麼大了,也能穩得住局面。若是收其他的火器組鐵匠做徒弟,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有著這層師徒的名分,那地位就不一樣了。
親自體會了魯密銃的威力之後,董策已經決定開始大規模的製造這種武器。
只不過在這個沒有流水線的年代,想要大規模的製造,就得是有手底下有大量的工匠才行。而現在手底下會鑽銃筒的鐵匠只有杜建河一個,這個元素限制在這裡,就算是再怎麼想加快速度也是空談而已。
董策也只得派周伯暫且放下手中的活計,去孤店委託趙大會去做這件事。
要等到訊息傳回來,至少要十來天的時間。
其實董策也有其他的選擇,比如說杜建河也會製造的另外一種大威力火繩槍——斑鳩腳銃。
這種終明一朝直徑最大的火銃,也被稱為扳鉤銃,銃身長五尺五寸也就是差不多一米六左右,銃筒的內徑達到了駭人聽聞六分,也就是差不多十九,二十毫米左右的樣子。要知道,按照後世的標準,口徑超過二十毫米,已經可以算是炮了。用藥一兩三錢,是魯密銃的三倍到四倍,鉛子重一兩五錢至一兩六錢兩,大斑鳩銃彈重恐怖的一兩八錢,更是達到了魯密銃鉛彈的五倍六倍。
槍身甚重,也是魯密銃的數倍,需要腳架支撐,形似鳥腳,由此得名。
大塊頭自然有與之相配的大威力。
這種斑鳩腳銃比這個年代聞名西方,號稱威力最大火繩槍的西班牙‘穆什克特’火繩槍威力還要大得多,一槍可以把當時後金步戰時候常用的木頭戰車打穿打爛。
但是在董策看來,斑鳩腳銃實在是頗為的雞肋。論威力吧,不如抬槍,而同時也非常笨重沉重,和抬槍一樣需要支架才能打;論輕便吧,不如魯密銃,同時射程也並不比魯密銃更遠。
至於說殺傷力來說,被三錢重的魯密銃的鉛彈打中和被斑鳩腳銃一兩八錢重的巨型鉛彈打中其實差別不大,都是腸穿肚爛,死的不能再死了,就算是身穿重甲也不例外。除了同時期西歐出現的那種厚度幾乎快要達到了六毫米的中級鋼打造超厚板胸甲之外,還沒有哪種甲冑能夠抵擋住火銃的威力。
魯密銃的威力,已經足夠用了。
而同時若是需要重火力的支援,像是小炮一樣的抬槍比斑鳩腳銃顯然更加的合適。
處於這兩者之間,斑鳩腳銃的地位實在是有些尷尬,這也是董策不太想打造這種火器的原因。
當日,董策回到了久違的副千戶官廳好生睡了一覺,第二日,和白忠旗兩人帶著打造好的那些木頭刀劍回去了安鄉墩。
有了這些器具,就能夠開始下一階段的訓練了。
……
按道理說,作為一個沒有多少資本和人手,上頭的支援也只是有限的小勢力,董策的正確做法應該是先組建步兵的,畢竟步兵不需要戰馬,而購買一匹戰馬所需通常足以武裝三四個裝備中等的步兵了。但是機緣巧合之下,董策手下有了大批的戰馬,而且都是很不錯的遼東雄駿和蒙古良駒,因此他有了組建騎兵的想法。
畢竟在這個時代,騎兵面對步兵擁有絕對強大的戰略優勢。
所以董策下了決心,要把自己的家丁們武裝成騎兵。
但是是什麼樣的騎兵這也有個講究兒,像是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