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8部分

篇風格迥異的文章我在心中苦笑不已,如果將這兩篇文章合併起來,就完成了一個客觀並真實的發達國家全景,這裡邊有大家都憧憬的新生過,還有別人所不熟知的外國的陰暗面。這個世界總是看拳頭的大小劃分階級,如果有人幻想著“美國夢”而踏出國門的話,我建議他先看看這有感而發的作文。而我也終於找到了抄襲的方向,開始進行我自己的創作。

第二卷、飛揚的青春 第三百七十八節、天理人慾

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種社會制度,都必定會有其不合適的地方,鴉片戰爭以前整個歐洲的文化界都在仰慕著中國的社會制度,認為那是人類已知的最完美的社會,我們自己心中很清楚,即便是離那個時代很遙遠的現在,我們都可以例數出自己國家在發展中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與弊端,那麼為什麼外國人會敬仰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那時我們是這個地球上最富有、最強大、最遼闊、最發達的國家,別人一開始只是憧憬著咱們這邊物質條件優越的生活,然後才是對你的文化進行崇拜,就像現在的很多人崇拜日韓文化,崇拜歐美風尚是一個道理,究其原因只是因為咱們的經濟條件不如人家,社會中溫飽與醫療、教育等民生問題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加上九十年代初很多關於發達國家不實的傳言充斥著坊間,這的確會讓人產生出錯誤的概念,而有少部分人的確是存在崇洋媚外的客觀現象,可是隨著我國教育水平與國民生活水準的提高,這種現象也在慢慢的消退,而且以後那幾起激起國民憤慨的事件發生之後,讓一般的民眾更加清醒的認識到這個世界並不歡迎一個窮困的中國人去分享地球。

帶著自己的感慨我飛速的敲擊著鍵盤,雨光他們還沒有憋出幾個字來,我卻已經將整本的《悟空傳》裝進了磁碟,閒著沒事的可欣和王秀自然成為了第一批讀者,每天王秀都會打著各種藉口跑到我這裡來看書,可欣也知道自己的班長究竟是怎樣想的,只是她也急切的想了解故事的進展,所以每次我停筆休息的時候,她們都迫不及待的要列印出來,結果我前腳寫完,她們也完成了底稿的裝訂工作。

“二位女士故事都看完了,說說你們的感想吧?”一個星期沒有睡好覺地我此時完全靠手中的現磨黑咖啡來支撐。

她們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平時口若懸河的一對姐妹現在全成了啞巴,她們只是對著底稿不住的唉聲嘆氣。

“別悶著了,趁著我現在還清醒,你們說說有什麼看法,需不需要改進?”對這個故事有著絕對信心的我此時只不過是一種炫耀罷了。

這和平時抄襲經典是不一樣的,以前那些作品。即便是火爆全球地《哈利波特》也都只能算是純粹的商業作品,而這部《悟空傳》我認為確是真正的體現出了《西遊記》的真髓,劇中的主要人物並沒有變化,而且那股子反抗權威、追求自由的勁頭絕對是有增無減,就連最後的結局都只能因為自己能力不及而悲情的失敗,這和原著中接受招安,最終成為神佛們一枚棋子的結局有著相同地意思,卻又更加的直接與叛逆。先不管《西遊記》的真正作者究竟是誰,但至少在那種封建環境下文學家們還是要隱晦地用一些橋段來表達自己對社會和現實的批判。至少《悟空傳》裡還敢於真正的“捅破天**”直斥上位神佛們的醜惡嘴臉,從某種意義上說……(苦笑一下)這也算是一種進步。

王秀沒有我想的這麼多,她只是皺著眉頭看著我:“你這書還要怎樣改進?照我看你那句最為叛逆的《西遊記》還真是當之無愧。小白龍變成了女孩,而且還暗戀唐僧,一個懦弱的和尚被你改成了陰險的陰謀家,豬八戒與嫦娥則成了被人強行拆散的鴛鴦,就連沒有什麼戲份地沙僧都成了執著的仕途主義者,最變態的是你為一個石頭裡面蹦出來的猴子找到了歸宿……也難怪你遲遲不肯下筆了!”

可欣好像還沉浸在這個悲情結尾中無法自拔,只是喃喃的重複著:“若天壓我,劈開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來自由身,誰敢高高在上……你其實成功了,卻無奈的又失敗了,拘束他的真的是金箍嗎?”

隨著她這句話說出口,屋子裡的氣氛瞬間就冷卻了下來,聰穎地王秀自然聽得出來可欣話中的感慨明明就是在說我,哪怕我這個孫猴子真的能大鬧天宮,可實際上還是不能逃脫如來佛的五指山。而現實中我的確就是那個被壓在山下的猴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發的明白“歲月無情”這至理名言,也許當我伸腿閉眼的時刻,恐怕也只能在心中懷念年少輕狂時地豪言壯語。

“好了,我想你最好聽一聽別人地意見,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