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物時,傑西卡和我都會教他向對方說一聲“謝謝”,現在的他甚至會因為媽媽為他準備晚餐而對她說謝謝。
我們在童年時就已學會的道謝,長大後竟把它忘了;也或許,我們並沒有真正忘記,只是沒有時間將它說出來。結果,它就被我埋在了記憶或習慣的最深處。我們真的太忙了,忙得把一切都忘了。
“謝謝你,老師。”
“不客氣,比爾,你真是個不錯的學生。”
酒吧裡的談話,成為比爾的一個新開端。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比爾決定有意識地去改善自己周圍的環境,於是他向老師求助。
“老師,再給我講講具體該怎麼做吧。除了找出大家壓力太大的原因,以及對更多的人說出自己的感謝之外,我還應該做些什麼呢?”
“呵呵,你做到這兩點就足夠了。
“對於你來說,最大的挑戰是持之以恆地將這些道理付諸實踐,循序漸進地改善你身邊的一切。
“如果你做到了駐足關注身邊的人和事,為自己規劃好了關注與行動的方案,接下來的事就能迎刃而解了。
“最後,你甚至都不用深想,它就已經成為你的行事風格了。
“開始實施後,無論處理大事還是小事,你都要對一切懷有信心。首要之事就是,樹立權威,但也要和員工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最大限度地喚醒他們對公司的忠誠。
“人們總是願意相信自己效力的物件。當他們看到你為了改善這一切而不懈努力,自然就會對你抱有越來越大的信心。他們會知道你在盡全力做每一件事,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大家。信任感就會在他們的心裡油然而生。這樣的情緒傳播開去,就會逐漸成為這個公司的一種氛圍,一種文化。
“很多企業都拒絕員工參與管理層的決策。在這樣很少提拔員工、動不動就解僱員工、福利待遇不佳、幾乎從不加薪的公司裡,要想完成工作任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對於一個公司來說,最愚蠢的做法就是給每個員工的加薪幅度完全相同,‘一視同仁’地對待最能幹的員工和最消極的員工。當大家得到了同樣的報酬時,對於最能幹的員工來說,就等於被告之今後根本不用再付出那麼多的心血了;而最消極的員工也會認為,自己保持現狀就行,在上司眼裡員工幹多幹少一個樣。長此以往,這樣的公司將很難留住優秀能幹的員工。”
“老師,難道給錢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嗎?”
“當然不是,我剛才說的跟錢沒有任何關係。其實,補助只不過是一種以員工對公司貢獻大小為標準的、正式而量化的報酬。
“如今,發展已經取代賺錢,成為了員工的第一需求。他們希望從工作中獲得更多的知識、更多鍛鍊和發展機會,希望取得長遠的進步,並能展現自己的能力和魅力。他們當然也希望能處理好家庭和事業間的平衡問題。
改 變 它(3)
“員工都希望得到全面而優質的職業培訓。要知道,一個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花在工作上的。因此,如果能在工作中找到快樂的話,人就會比較有幹勁兒。
“如果能在工作中找到快樂的人是個領導者的話,他的自信心就會感染下屬,使整個集體張弛有度,充滿活力。”
“老師,您的話很有道理,不過這好像是要經過一場劇烈的公司革命才能實現啊。您剛才說員工的個人價值要從工作中、別人的認可中和職業培訓中獲得,可這些需要巨大的改變才能實現啊!”
“比爾,雖然表面上看的確如此,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在我看來,只要每一個員工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一點我們將在第三個問題中講到——這樣的改變便指日可待。
“我們再回頭看看你那三個員工的例子。你說過,斯蒂芬妮經常遲到是因為她早上要帶著女兒去醫院做化療,對嗎?”
“是的,一個月會有很多次。”
“那麼,你公司裡所有員工的上班時間都是一樣的嗎?”
“不一定,程式設計序的人會比行政部門人員來得晚一些。”
“你的意思就是,公司的上下班制度其實是很有彈性的。”
“的確是這樣的。”
“既然斯蒂芬妮總是遲到,你為何不針對她的工作性質,為她專門制定個時間表呢?”
“嗯,儘管她上班遲到了,但她下班時會把沒做完的工作帶回家做。”
“比爾,沒人願意把工作帶回家去的,那麼做實在是迫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