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部分

房間裡收拾了行李,退了房,前往火車站。

他們購買的都是下鋪的車票,剛好挨著,火車離開杭城,前往京城,夜幕降臨,倆人躺在鋪位上,說著閒話。

短暫的蜜月旅行就這麼結束了,有點懷念,對他們來說,真正的家庭生活即將開始。

深夜時分,倆人平躺在各自的鋪位上,分別伸出一隻手,握住對方的手。

第七十三章 交情

回到京城,兩人先去了雙方父母家,把帶回來的禮物分發一下,坐下來說說話,聊聊旅遊見聞,談談生活瑣事。

林曉玲放暑假了,吵嚷著要去見寶島明星,因為她這次考試進入了班級前三名。

她就要上高三了,成績還不錯,考上大學問題不大。

一旦上了大學,就不需要家裡多操心了,在這個年代,上大學意味著一切都有了保障。

這時候上高中要交學費,大學反而是免費教育,平時也就是花點生活費和學雜費。

有些國家急需的特殊專業甚至會發補貼,每個月幾十塊錢,不僅不花家裡的錢,還能向家裡寄錢,成為同學們羨慕的物件。

大學裡還有助學金和獎學金,助學金每月五塊到十塊不等,家庭貧困的學生可以申請。

獎學金每學期80元左右,要成績優異,思想端正的學生才能獲得。

如果被逮到有打架鬧事或者夜不歸宿等不良行為,就沒有領取獎學金的資格,這時候對個人的思想品德看的很重。

大學畢業之後還包分配工作,可以說這時的大學生最沒有生活壓力。

不過沒有生活壓力不代表他們就不用努力學習了,相反他們都非常刻苦用功。

因為他們明白相對於華國的其他青年,他們在大學學習的機會是多麼來之不易。

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是他們的真實寫照,尤其是來自農村的大學生。

理想和奉獻還是學校思想教育的重心,學生們對知識也很渴求。

當然,也是因為這時候沒什麼娛樂活動,每天只能看書,圖書館裡最受歡迎的是外國名著,其次是國內的古典名著和現當代的文學書籍。

於是,大學裡隨處都能看到文藝青年的身影,大家組成小組熱烈的談論詩歌和小說。

這在校園裡非常流行,誰要是不會背誦幾首詩歌都不好意思和人聊天。

林子軒播音主持專業畢業卻開始寫小說和劇本,之所以沒人奇怪是因為大學裡的文學愛好者實在是太多了。

華國八十年代的大學,就是一個充斥著理想和詩歌的年代。

林子軒希望妹妹能好好享受大學的生活,他知道這是華國大學校園最後的美好時光。

等到大學收費和擴招之後,一切都會變得不同。

在慕姍姍家裡,李虹和林子軒談起這些天的事情,包括陳常樂、陳曉藝和湯震宗等人都找過他,甚至連張瑩瑩也從花城打了電話過來表示謝意。

“看起來你比我這個著名主持人還忙,要不要給你配個傳呼機啊。”慕姍姍故意說道。

這時候傳呼機已經在京城流行起來,傳呼臺有遍地開花之勢,不過大多是業務往來頻繁的商界人士才會用,普通人消費不起,因為價格太貴。

一臺數字傳呼機要一千多塊,中文傳呼機兩千多塊,還要加上入網費等等。

大哥大電話更不用說了,在花城會時常見到,京城還不多見。

一臺單機售價要兩萬塊,辦理好入戶手續要五千塊。

雖然價格不菲,卻成為不少商界人士必不可少的裝備,如果能在身上掛個傳呼機,或者手裡拿個大哥大電話,這就是成功人士的派頭。

有時候為了顯擺,還要假裝看傳呼和接電話。

說實話,在京城,大哥大電話的訊號真心不好,雜音太多,到了房間裡或者較為封閉的場所就沒有訊號了。

在一些高檔酒店,經常能看到有穿著西裝革履的人士拿到大哥大電話四處找訊號。

與此同時,市面上出現了玩具傳呼機和大哥大電話,就是玩具模型。

這給一些沒有錢卻想要出風頭的年輕人提供了便利,尤其是在女朋友面前,由此鬧出了不少的笑話,很多段子都和這個有關。

林子軒和慕姍姍都是沒有業務的人,不需要這麼先進的通訊工具,有固定電話就足夠了。

慕姍姍這麼說是因為聽到了張瑩瑩的名字,有點不爽,發發小脾氣而已。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