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軒見面,這人以前是一位作家,這次負責劇本的創作,像這種文學性很強的小說改編的難度很大。
小說中的故事情節很多,由於時間有限改編成電影必定會進行刪減。
一般來說,邏輯越嚴密的小說越難進行改編。
像是《頑主》,就是幾個段子湊合在一塊,這種小說最容易改編,去掉其中一兩個段子也不影響故事的完整性。
《活著》就是一部內容相對嚴謹的小說,改編的不好,就會失去原作的味道。
三人來到另一個房間,這是張億謀的工作室,辦公桌上有不少草圖,旁邊還有一摞文學雜誌,看起來張億謀經常翻閱。
“小林,你的這篇小說太沉重了,我想在電影里加入一些諷刺的內容,像是西方的黑色幽默那種型別,讓片子稍微顯得荒誕,這樣觀眾更容易接受。”張億謀表達著他的想法,“我不想拍一個單純悲劇的片子,而是想讓這個片子更有意思。”
“這麼做會不會消解掉故事本身所要表達的意義?”林子軒擔心道。
“這個肯定會有一點,不會按照你原來的故事來,主要考慮到審查這一塊更容易透過。”編劇在一旁解釋道,“劇本里會弱化時代造成的悲劇性,轉而用荒誕代替,這樣就會給人一種輕鬆和解脫的感覺,而不是一味的悲劇。”
“這樣就能透過審查了?”林子軒懷疑道。
“只要改動原本故事裡的一些細節,我想問題不大。”張億謀很有信心的說道。
這畢竟是一筆牽涉到300萬美金的投資,張億謀也不會冒險,他會想方設法的規避風險,保證電影能夠正常拍攝,收回投資。
“行吧,只要有利於片子拍攝,我沒意見。”林子軒表態道。
“那好,咱們先把合同簽了。”溝通完畢,張億謀點頭道。
只要簽了這份合同,張億謀就獲得了《活著》的改編權,他想怎麼改都可以,事先溝通是為了尊重作者的意見,雙方沒必要鬧得不愉快。
籤合同並不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