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需要一位老同志坐鎮吧,我還太年輕。”林子軒疑惑道。
他知道自個的事,年齡是個邁不過去的坎。
國家提倡任用年輕幹部,那是指四十歲以上的年輕幹部,而不是二十歲以上的年輕幹部。
“沒讓你做主任,是副主任。”李虹糾正道,“上級部門安排進來幾位老同志,負責中心文藝創作的指導工作,我和他們聊過,都很開明,他們就是指導和監督,具體的工作還是要你來做。”
這麼一說林子軒就明白了。
在這個年代,一個單位不能沒有老同志,這些老同志起到為組織把關的作用,不能讓一幫小年輕一直往前衝,還要講究道路的正確。
這些老同志思想過硬,敢於承擔責任,同時觀念比較落後,怎麼說呢,有利有弊。
林子軒覺得這是好事,提了副主任,工資待遇都會有所提升。
“那行吧,我這邊肯定配合老同志的工作,不過明年可能要忙些,我還要和姜聞弄一部電影。”林子軒保證道。
“你自己安排時間,別耽誤工作就行。”李虹不強求道。
自從接到張億謀的電話,李虹就知道林子軒在電視行業恐怕不會呆太久了,電影圈比電視圈的舞臺更大,也更能吸引有才華的人。
只是電影圈不是那麼好混的,在沒有成功之前,藝術中心是一條不錯的退路。
她不會阻止林子軒進入電影圈,還會給他留下一條退路,這是較為穩妥的做法,沒辦法,誰讓這是她的女婿呢。
休息了一天,林子軒就去找張億謀。
這倒不是說他對《活著》這部電影有多深的感情,急著和張億謀討論劇情,而是他要儘快籤合同,拿到那三萬塊錢。
他和慕姍姍現在是不折不扣的窮人,只有錢到手了,心裡才能真正的踏實。(未完待續。)
第一百三十二章 改編(求訂閱月票)
京城順義區,機場附近有一片別墅群,張億謀把工作地點就設在這裡,這和林子軒在友誼賓館租房間一樣,都是為了有一個良好的創作環境。
電影不同於電視劇,前期籌備要複雜的多,張億謀有自己的工作團隊。
不過《活著》這部電影和他以往拍攝的電影不同,這是一部轉型之作。
他要放棄以往那種濃墨重彩的表現手段,迴歸傳統的拍攝手法,這就需要在團隊里加入新的合作伙伴,重新磨合。
目前劇本還在修改之中,他在全國各地取景,以北方為主。
林子軒昨天打電話的時候,張億謀剛從魯省的一個偏遠小村莊回來,對那裡的環境很滿意,說是沒有遭到破壞,古香古色,很有味道。
他找了不少地方,都親自去看過,拍攝了不少素材,經過對比才會決定最終的外景地。
順義算是京郊了,林子軒坐車過來需要四十分鐘左右。
他好容易找到地方,是一棟獨立的別墅,裡面的人都挺忙碌,張億謀的創作團隊很完備,這才是一部大製作應該有的景象。
他自報家門,被劇組的人員領了進去。
在一個房間裡,張億謀正在和人商量著什麼,聽到介紹,才抬頭看了看林子軒。
這位華國的大導演四十多歲,面相看起來比較嚴肅,以往林子軒只在雜誌上看到過,電話裡交流的時候也是有事說事,沒談什麼交情。
“小林,你過來看看這兒像不像?”張億謀很自然的招呼道。
他們正在看桌子上的照片,這是一座小村莊的外景和村子裡的建築,照片上被標註了編號,有上百張之多,每一張的拍攝角度都不同。
照片中的村落青磚鋪地,兩邊是高大的青磚房子,都是至少上百年的老建築。
這就是魯省的古商城周村。
“挺好的,有點那時候的意思,要是再破敗點就更好了。”林子軒評價道。
“這個倒是。”張億謀思考道。
他考慮問題還是從美學的角度,認為能找到這麼完整的古建築群落不容易,拍攝出來一定會很有美感,但在幾十年前的戰爭時期,村子不會這麼完善和整潔。
“先把這個記下來,拍的時候注意佈置一下。”張億謀叮囑道。
在他旁邊的是副導演和攝影師等人,商量著拍攝時注意的各種細節。
林子軒雖然有拍攝電視劇的經驗,卻沒有參與過大投資的電影,這次算是開了眼界。
張億謀叫來劇組裡負責改編劇本的人員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