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傳統喜劇形式把百姓在現實中遇到的種種無奈、困惑、期盼和憤怒都化成了自嘲的一笑。
這正是藝術家批評馮曉剛俗氣的原因。
你明明已經觸及到了社會問題,卻不去深挖問題背後深層次的東西,而是用溫和的態度,用自嘲的方式來應對,太過淺薄,沒有個性。
如果是一位藝術片導演來拍這類題材,他要麼會批判社會的不公,要麼是哀憐百姓的愚鈍和不爭氣,以此來彰顯自己不畏權貴,悲天憫人的情懷。
這就是藝術電影和娛樂電影的區別。
隨著《甲方乙方》票房的持續走高,這種爭論還將繼續下去,很可能會形成一種現象。
對於林子軒來說,爭論是好事,沒有人關注那才會糟糕。
他準備在春節前夕請《甲方乙方》的演員和劇組人員,以及電影圈內的朋友聚一聚,吃頓飯,算是慶功宴,也是祝賀好夢公司成立一週年。
大過年的,趁著電影票房大賣,大家一起熱鬧熱鬧,樂呵樂呵。
一年前,好夢公司辦了一次開業典禮,標誌著一家民營影視公司正式開業了。
還是在友誼賓館,來的人卻多了不少,包括京影廠的韓三評,還有藝術中心的老同事。
《甲方乙方》劇組裡有一半都是京城電影製片廠的職工,韓三評過來很正常,這次電影票房這麼好,也堅定了他和好夢公司繼續合作的信心。
在一片喜慶的氛圍中,有個人卻不怎麼高興。
“馮哥,被罵是很正常的事兒,說明你紅了,你不紅想找人罵你都找不著,你慢慢體會成名的煩惱吧。”林子軒說笑道。
“合著別人罵我我還要笑臉相迎啊,沒這個道理。”馮曉剛不滿道。
馮曉剛被那句“外行人拍的電影”給刺激到了,這戳到了他的痛處,他不是科班出身,不就是外行嘛,人家沒說錯,他還不好反駁,只能在心裡憋著。
讓他覺得不公平的是葛尤也不是科班出身,可針對葛尤的批評就很少。
畢竟葛尤拿了戛納影帝,在國際影壇上都被認可了,還怎麼批評,最多說一句,葛尤在《甲方乙方》中的表演沒有突破。
“行了,別鬧情緒了,等你拿個最佳導演獎,看他們怎麼說。”林子軒勸說道。
“其實吧,這片子票房這麼高,我心裡挺得意,覺得自個的水平不錯了,可被他們這麼一罵,倒是給我罵醒了,看到了自個的不足,以後還是要多學習。”馮曉剛沉聲道。
這時候,京影廠的於東端著酒杯走了過來,經過這次的合作,大家混熟了。
“林總,我在外邊牆上看到一張照片,是你們去年照的吧,今年票房這麼好,要不要也合個影,紀念一下。”於東提議道。
友誼賓館的經理很會做生意,去年替林子軒他們拍了照片,在得到林子軒同意後就裝裱起來,掛在了牆上。
“這個我看行,要是以後每年都能辦一回慶功宴就好了。”馮曉剛贊成道。
林子軒想了想,這主意不錯,等吃過飯張羅一下,又不是多麻煩的事兒。
這回的人比較多,有演員也有劇組的人員,大家分成幾排站著。
林子軒和韓三評站在了中間,周圍都是熟人,去年的有些人沒有來,今年又添了不少人。
拍照片的還是友誼賓館的經理,隨著閃光燈的亮起,這一年就這麼過去了。(未完待續。)
第二百五十四章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華國電視臺,又到了一年裡最為忙碌的時候。
不過對於慕姍姍來說,反而輕鬆下來,她剛和副臺長談了談過年之後的一些安排。
因為懷孕的關係,她想請一段時間的長假,《文化訪談》這檔節目不能因此停掉,這不僅僅是她一個人的節目,還有整個的幕後團隊。
就算是華國電視臺也不會砍掉這麼一檔極具影響力的節目。
所以,需要給這檔節目尋找一位合適的主持人。
慕姍姍沒有提到離職的事情,她還在考慮林子軒說的那個建議,離開華國電視臺,自己創辦一間電視節目製作公司,製作自己想做的節目。
這對她無疑很有吸引力。
慕姍姍在美國進修過,瞭解美國電視行業的運作流程,美國的電視臺基本上都是向電視製作公司購買節目,不僅是電視劇,還有其他的娛樂節目。
美國的電視節目製作公司非常多,競爭相當激烈。
收視率是衡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