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林子軒給馬克穆勒看了馮曉剛的京味喜劇。
京味喜劇由於地域的限制,肯定沒辦法走向國際市場,在國外放映絕對會票房慘敗。
但對於國內的電影行業來說,這是一個開端,從低成本的喜劇片到高成本的商業片,總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未完待續。)
第三百六十五章 討論
一幫人從電影的故事到形式,談到了電影市場和觀眾的需求。
他們是從導演的角度看待問題,並不能代表影視公司和院線的態度,兩者往往是對立的。
導演要拍自己想拍的影片,影視公司和院線則要賺錢,觀眾想看到好電影,三者之間的分歧在於對“好電影”的定義上。
“你們覺得文藝片就是好電影,院線覺得能賺錢的電影就是好電影,觀眾覺得好看的電影才是好電影。”林子軒表態道,“大家的標準不同,這就需要各方進行妥協。”
在目前看來,觀眾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
以前是導演告訴觀眾什麼是好電影,他們是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因為國內的觀眾看不到別的片子,沒有選擇。
如今不同了,觀眾可以對導演說“不”了,這就是市場的變化。
不過也存在一種狀況,比如說觀眾喜歡看好萊塢的商業大片,國內的影視公司為了賺錢,為了迎合觀眾就會拍這類片子。
久而久之,商業片興盛起來,擠佔了藝術片的市場,讓藝術片失去了生存的空間。
這就是矯枉過正,國內的很多事情發展到最後都是如此。
林子軒想做的是商業和藝術的平衡。
大家對於新崛起的第六代導演的看法也不相同,田狀狀支援第六代導演,他扶持了不少年輕導演,為他們提供幫助。
“他們這幫人有想法和創造力,同時也有經驗不足的問題。”田狀狀客觀道,“和咱們不同,他們更大膽,敢拍一些禁忌題材,不是說這類題材就好,而是說他們走的更遠。”
媒體對於第六代導演的批評一直沒有停止過。
比如指責他們的圈子太小,思想太淺,缺乏是非判斷標準,個人主義思想氾濫等等。
按照張億謀的說法,就是小資情調和自我意識太濃。
第五代導演覺得自己具有責任感和使命感,他們的片子往往帶有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
第六代導演恰恰相反,他們走的是寫實主義,這和他們的生活閱歷有關,他們在社會上往往處在被排擠和漂泊的境地,想要藉機發洩心頭鬱積的情緒。
他們不願意歌頌主流,更上不了上層社會的檯面,所以只能拍地下電影。
這個話題比較沉重,林子軒稍微活躍了一下氣氛。
“姜哥就是第六代的,這個問題他最有發言權。”林子軒說笑道。
“我不是第六代吧,我認同他們的一些想法,那就是在拍片子的時候要大膽的嘗試,不要在乎什麼規矩,電影這個東西就沒有規矩可言,或者說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可我的創作理念和他們並不相同。”姜聞解釋道。
有的導演很難用第幾代來劃分,比如姜聞和馮曉剛。
姜聞的電影雖然有理想和浪漫的情懷,但不是反思歷史的型別,應該說是懷舊,所以他不屬於第五代導演。
第五代導演的作品在空間形態上一直是向內的、封閉的、侷促的,這和華國人的生存環境有密切的對應關係。
姜聞電影的空間形態是向外的、敞開的、舒展的,它把人引向更廣闊的天地。
如果說第五代導演是拍院子裡面的故事,那姜聞就跳出了院子,站在了屋頂上。
馮曉剛這個就更難說了,他不是科班出身,目前來說還沒有形成什麼風格,更談不上第幾代,不過他一直在求新求變。
在座的林曉玲屬於第六代,只是她還沒有畢業,就算拍了一部電影,仍然屬於小字輩。
賓館會議室裡沒有記者,大家聊的很實在,不虛偽,主要討論了國內電影的現狀和未來。
能在這兒聽聽比在學校上課的收穫更大,這相當於國內電影行業的高階論壇了。
最後一個話題導演們相當感興趣,華國什麼時候會出現世界級的電影大師。
這個電影大師不是說拿了多少獎或者拍了多少部電影,而是說有沒有對電影的發展做出貢獻,要麼創造了一種新的拍攝方式,要麼開創了一個新的電影流派。
總之,是能在世界電影史上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