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3部分

回好萊塢拍片,進入好萊塢主流的電影圈。

“您對奧斯卡怎麼看?”慕姍姍最後問道。

“奧斯卡是美國電影的一個獎項,我覺得用平常心對待就好,每年的奧斯卡都會有風向球,會有很多的公關活動,那些會員會受到彼此的影響,也會受到社會氛圍的影響,還有票房和影評等等。”李桉如此說道,“大家都在拼命的往前擠,拿獎的話是很大的榮耀,全世界都在看,不拿獎並不表示藝術比別人差,就是這麼回事。”(未完待續。。)

第四百七十章 排片率

李桉雖說性格上有些內向,但不介意交流和宣傳。

從事電影行業,尤其是在好萊塢那種商業化的氛圍下,每一部電影都要或多或少的進行宣傳,越是成功的電影宣傳週期越長。

導演作為好萊塢體制的一部分,在籤合同的時候就會有配合宣傳的條款。

不像內地,大導演可以耍大牌,不想宣傳直接走人,大家還會覺得有大導演的風範。

要是在好萊塢這麼做,按照合同需要賠錢,商業化的社會就是如此。

李桉參加電視採訪節目是常有的事兒,無論在美國還是寶島都難以避免,觀眾想知道這個導演過往的經,是怎麼成功的。

東西方觀眾在文化上或許會有差異,但在八卦上是相通的。

八卦是人類共有的天性,人類喜歡窺探他人的**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李桉剛開始講述自己的經或許會不好意思,可講述的次數多了,也就習慣了。

實際上,慕姍姍訪談的話題尺度並不大,遠不如美國和寶島的同行。

由於社會開放程度的不同,那些人談論的話題更為肆無忌憚,包括個人的私生活,或許還會加以調侃和諷刺。

對李桉來說,慕姍姍的訪談恰到好處,沒有觸及到個人**的層面,談話風格比較舒適。

兩人更多的是對電影中的情節做了交流,尤其是李桉早期的華語影片。

自從鳳凰衛視播出了《姍姍訪談錄》後,這檔節目在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