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片,也能演深沉的文藝片。
但在表演風格上不一樣,一個是自然,一個是文藝。
葛尤的表演有種自然而然的感覺,觀眾看了覺得這個人物就該是這個樣子。
梁朝維在王家味的電影裡就是個文藝咖,或者說王家味替梁朝維塑造了這個形象,深沉、憂鬱和落寞。
兩人不是一個套路,這同樣是香江電影和內地電影的區別。
劉德樺經過考慮,還是把《無間道》的劇本給了梁朝維。
香江作為東方的好萊塢,明星不少,但適合劇中角色的演員並不多,從演員的知名度、演技和片酬等方面考量,梁朝維是個不錯的選擇。
劉德樺和林子軒在電話裡商量過這件事。
除了梁朝維,梁佳輝也是合適人選,不過樑朝維剛拿了戛納影帝,人氣正盛。
在香江,梁朝維的片酬沒有劉德樺高。
以前梁朝維的片酬在四百萬港幣,拿了戛納影帝后升到六百萬。
香江是個很現實的地方,明星的片酬和票房號召力掛鉤。
同時也是個很講效率的地方,劉德樺已經著手籌備《無間道》的專案了,只要有資金,香江不缺製作電影的人才。
簽署合作協議後,林子軒給劉德樺的天幕公司打去了一千萬港幣。
這是前期籌備的資金,等到電影正式開拍再投入剩下的部分,錢不是問題,林子軒要求在製作上一定要精良。
梁朝維接這部戲的主要原因是片酬,其次才是角色。
以香江目前的市場行情,這類大製作並不多,他的票房號召力既比不上雙週一程,也比不上劉德樺。
如果接那種投資一千萬港幣左右的片子,他的片酬拿不到六百萬。
像曾志維和黃秋勝等人的片酬只有一百萬港幣,這和他們是配角有關係。
梁朝維過來沒什麼事,就是見見面,打聲招唿。
大家吃頓飯,聊聊天,就結束了。
“就算有劉德樺和梁朝維,這部戲想收回投資也難,香江這兩年比咱們還不如,被好萊塢大片衝擊的太狠。”梁朝維走後,於東感慨道。
於東剛從好萊塢回來,接觸到最新的資訊,對全球電影市場有了全新的認識。
香江和內地不同。
內地對好萊塢大片有限額,每年只能引進十到十五部好萊塢大片,香江是個開放的市場,淪為了好萊塢電影公司的票倉。
加上香江本地電影行業的蕭條,無力抵抗好萊塢電影的入侵。
於東的判斷很有道理。
《無間道》這種警匪題材不適合引進內地,尤其是最後的結局,只能依靠香江和東南亞地區的票房。
從目前的情況看,影片賠錢的可能性很大。
兩千五百萬的投資,至少要七千萬的票房才能回本。
九九年香江的票房冠軍是周星持的電影,只有三千萬港幣,今年的票房冠軍是劉德樺的片子,不過三千五百萬港幣。
差距相當大。
只不過,在電影沒有上映之前,結果誰都說不準。
這是林子軒自己掏兩千萬投資的主要原因,好夢公司只象徵性的拿五百萬,即便有風險,也是在他自己身上。
“試試看吧,就當是交朋友了。”林子軒平靜道。(未完待續。。)
第六百六十一章 時不我待
於東是好夢公司的總經理,主要負責影視劇的宣傳和發行工作。
他在美國的半個月裡除了和好萊塢的電影公司接觸,還對海外市場做了調查,為好夢公司今後的發展制定規劃。
在和好萊塢的合作上,國內的影視公司一直處於不對等的位置。
舉例來說,《大腕的葬禮》是低價賣給了哥倫比亞亞洲電影公司。
《臥虎藏龍》賣的不錯,但好夢公司拿不到北美地區的票房分成。
到了《英雄》,經過談判好夢公司拿到了影片北美票房百分之三十的收益。
看起來似乎有進步,不過在合作上,好萊塢依舊處在強勢地位,他們掌握著電影的發行渠道,賺取大部分的利益。
如果是以前,倒也無所謂,好夢公司的電影在美國沒什麼市場。
但隨著《英雄》和《小雪的大冒險》的陸續籌備,他們已經參與到了這個遊戲之中,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也要了解遊戲規則。
至少不能被好萊塢的電影公司給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