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煳弄觀眾。”林子軒決定道。
好夢公司有專門的創作部門,負責劇本的寫作。
作為老闆,林子軒現在只負責安排工作,很少親自寫劇本了。
他要求編劇們把《渴望》重新看幾遍,梳理清楚劇中人物之間的關係,並把這十年來國內發生的大事件融入到故事之中。
這部影片的結尾林子軒已經想好了。
今年的十月一日,華國會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劉慧芳一家人去看閱兵。
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鏡頭逐漸拉遠,那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把國和家融合在了一起。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算是一部主旋律影片。
在沒有決定是否投拍之前,林子軒要求公司的員工對這個專案保密,以免引來記者四處打探,報道各種小道訊息。
而且,不光是劇本,還有其他的難題需要解決。
拍攝續集就要找原來的演員出演,像劉慧芳這個角色,觀眾只認可張凱莉,你找其他人來演肯定不行,已經深入人心了。
還有李雪建老師,同樣是飾演宋大成的不二人選。
這對演員來說其實是一種侷限,以後無論張凱莉演了多少角色,在觀眾心目中她都是劉慧芳,大家記不住她演的其他角色。
林子軒如今在京城演藝圈有一點面子,只要劇本好,邀請這些演員出演的難度不大。
還有一個是版權問題,《渴望》這部電視劇的版權歸華國電視臺所有。
那就存在一個問題,拍攝續集需不需要從華國電視臺購買版權。
林子軒本身是《渴望》的編劇,這個故事是他提出來的,那麼他應該有著作權,但在國內這種事情很難說清楚。
陳配斯和朱世茂的事情就是如此。
他們的小品是自己創作出來的,只是把版權賣給了華國電視臺,著作權還在自己手裡。
那麼華國電視臺有沒有權利不經兩人的允許就把小品製作成光碟銷售呢?
春晚雖然結束了,但這個話題依然火爆。
京城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已經立案,訊息瞞不住了,被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