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當為他說親,便替他做主,迎娶了同是拘利城剎帝利種姓,王子的表妹,公主耶輸陀羅。王子對這一位表妹十分喜愛,兩人婚後生活也很美滿,王子那陰鬱的神情出現的也少了。淨飯王心中高興,便為王子起了寒、暑、溫三時宮殿和美麗的花園供二人居住。此時淨飯王已經年老,便要王子協理朝中政務,王子十分聰慧,處理政務也是井井有條,淨飯王見此十分欣慰,眼看這一位*便要出示,他心中便安定了許多,不再畏懼王子離自己出家而去。
此時的王子已經不用一直呆在宮中,一日他出遊狩獵,行到迦毗羅衛城東門的時候,見到一個曲背貧困的老者,正倒在汙糟的垃圾之中乞食,隨從們覺得晦氣便要去南門,王子在南門又看見一個痛苦呻吟的病人,眼看他滿身的爛瘡,膿血沾滿了一身,隨從們又覺得汙穢,便要去西門,王子在西門看見一支送葬的隊伍正要出城,在親友的簇擁之中是一個被遮蓋住臉面的死人,他不禁勒馬而呼:“我一日之內見到人生三苦!我非要脫離不可!”
那些隨從見王子如此驚慌不已,因為宮中之人都知道當年阿私陀所做預言,也都知道老王的心思,都害怕王子因此而起了出家的心意,便有人上前打岔話題,眾人簇擁著王子朝北門而去,想以閒遊狩獵之事叫王子開心起來。
一眾人來到北門,卻看一個修梵行的沙門行者匆匆而過,王子只覺得他十分面熟,便隻身上前將這行者攔住。行者知道這是城中王子,便停下行禮。
“這位行者,可是初來我迦毗羅衛城?”王子見他儀容高雅,面貌莊嚴,想來必是世間有智慧的修士,便想多談幾句。
那行者說:“並非初次了,我於二十九年前來過此處。”
王子驚到:“那正是我出生之時!”
行者說:“便是那時。”
王子又問:“那二十九年來,你都做什麼樣的修行?”
行者答道:“便是那解脫生老病死諸般苦難的修行。”
王子又嘆道:“此為人生無常,是為最苦,我便有心想要解脫,卻不得法門。”
行者說道:“此法門便在教中。”
王子問行者,此教為何教?
行者答說:“不知何教,卻不在家中。”
王子突然悟得:“只是身在宮門內,上有父母,旁有愛妻,怎有時候出家。”
行者笑道:“便你的兒子出世之時,就是你出家之日。”說罷又行一禮,頭也不回的走了。
王子若有所思,也不再出城遊獵,便和隨從回到宮中,便是巧事,他回到宮中,後宮便傳來喜訊,耶輸陀羅已經有孕。
卻說那行者轉過東南西三門,手中便多了一個鐲子,回到老君處覆命,老君將那金剛鐲收好,玄都*師也變回了本身。
第二百二十二節 出函谷老子化胡4
222。
其時,喬達摩悉達多王子見那生老病死人間之苦,得了老君的點化,已經動了出家修行之心。只是此時王子心中依然有紅塵孽障在,捨不得王公貴胄的身份,更捨不得妻兒老小的天倫之樂。雖被玄都*師說動了心思,也遲遲難下決斷。老君早已料得如此,只是時機未到他也不做干預。眼看耶輸陀羅王妃肚子一天大過一天,那臨盆之日也越來越近,王子心中卻也越來越焦急,因那修梵行的沙門修士曾說,到他子嗣出生的時候,便是他決斷是否出家的時機。
按照慣例耶輸陀羅王妃應當回拘利城孃家待產,只是那一日王子出遊,在北城門遇到沙門修士的事情被報給了淨飯王。自從喬達摩悉達多王子娶妻之後,淨飯王以為王子醉心家庭之樂,他也就不再憂心王子出家的預言,卻聽人報說王子在路上與修行人講談除卻生老病死之事,陳年的舊煩又湧上心頭,他生怕耶輸陀羅王妃這一回到拘利城,王子身邊沒了約束,便要起那出家的心思,就下令破例讓耶輸陀羅王妃在王宮之內待產,要王子親自服侍以示親厚。
其實當時的天竺國內,男尊女卑十分嚴重,即便夫妻之間再怎麼的恩愛,也不能違背天律將待產的女子留在家中。淨飯王此令一下便引來諸多的非議,只是淨飯王一心想要將王子留在身邊,也就顧不得這些了。
這一道命令果然奏效,王子與王妃本就恩愛,王子看自己的妻子要承受這分娩時的痛苦,心中十分不忍,日夜服侍在旁不肯懈怠。只是眼看心愛之人在孕期內要忍受這常人難忍的痛苦,心中不免又發感慨——“縱有榮華富貴,也難擺脫這生老病死的無常苦難。”
喬達摩悉達多王子已經發心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