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會這麼回答了,任她是誰,哪怕是天朝的公主,日日面對自己夫君的其他的十七個老婆,日子怎麼能過得好?
看到莘菲乍舌的樣子,趙宣琳苦笑道,“幸虧妹妹當初沒有跟著嫁過來,否則豈不是也要日日和姐姐一樣難過。”
這麼一說,莘菲也在暗自慶幸,自己當初拒絕太后的隨嫁之命是多麼明智。但趙宣琳這話一說出口,顯然又說到了張芳榆的痛處。正是莘菲拒絕了隨嫁幽王,太后才會選定了張芳榆來隨嫁,所以,對於這點,莘菲對張芳榆也是有點愧疚之心的。
果然,張芳榆的臉色微變,說道,“左不過是命罷了,也沒什麼的。芳榆日日伴著姐姐,姐姐也能稍微寬心點。”
趙宣琳拍拍張芳榆的手,“也苦了芳榆妹妹了,好在妹妹已有了身子,將來也算是有個寄託了。”
莘菲大吃一驚,自己竟然一點也沒看出來,不禁立刻去打量張芳榆的腰和肚子,張芳榆被她的打量弄得有點臉紅,“不過才三個月罷了,還顯不出來。”
莘菲笑著說道,“那真的是要恭喜妹妹了!”
張芳榆低頭搓揉著身上的衣帶,含羞不愈。
趙宣琳將話題帶到莘菲身上,“姐姐莫怪妹妹多嘴問一句,侯爺的腿這是……?”
莘菲眼神一黯,與太后之間的事情該如何對趙宣琳說呢,她不想將趙宣琳也拉到這個渾水之中,便一帶而過地說道,“不小心弄傷的。”
趙宣琳看莘菲的樣子就知道這肯定是託辭,自己遠在江南,訊息不是特別及時,但總還是知道些眉目的,見莘菲不願說,也就不多打聽了,只是問了一句,“可還能行走嗎?”
莘菲想起周士昭囑咐的對任何人都不要提自己真正的傷情的事,更可況難保自己和趙宣琳身邊都還有太后的眼線,所以就決定先隱瞞一下,“太醫說,今生恐怕是再難起身了……”
趙宣琳和張芳榆聽了都唏噓不已。
趙宣琳安慰莘菲道,“姐姐不必太過會心,江南這裡名醫甚多,改日妹妹請王爺幫著介紹幾個,說不定有好轉呢。”
莘菲這句話倒是聽到了心裡,不管怎麼樣,周士昭的傷情還是要多看幾個醫生更好。
------題外話------
一米每天都得兒子睡著了,才能將筆記本放在兒子床邊,自己趴在床邊辛苦地碼上兩三個小時的字,著實辛苦,各位親就多多見諒吧!
第一百零五章 接風宴上;竹槓敲敲
前廳裡,地龍燒得火熱,周士昭不由得臉上一層薄汗,幽王坐在主位,品著茶道,“初聞侯爺乃名門貴胄,驚才豔豔,只是不知,為何今日這般……?”幽王也不拐彎抹角,上來就直接揭周士昭的痛處。
見周士昭並沒有忙於回答,又接著說道,“小王敬你是個人物,你的事情,小王也大概聽說了些,俗話都說,伴君如伴虎,何苦來……”
周士昭神色肅然,不見波瀾,“不知幽王此話何意?莫非幽王沒有聽說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幽王神色諷刺地笑了笑,“人為刀俎,我就該為魚肉嗎?倒是節度使大人,今日一見,小王頗為欣賞,如有任何需要,請直言勿諱。”
周士昭也朗朗笑道,“我天朝上國之臣,受皇命來此,自是萬事俱備,幽王多慮了。”
此話一出,二人皆開懷大笑。只是其中的機鋒只有自己心裡明白。
幽王是大昊王朝唯一一個尚存的異姓王,開國至今,歷經五代,掌管著江南十五州的庶務,兵力強盛,經濟實力強大,與朝廷劃江而隔,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朝廷屢派節度使駐紮江州,然而歷任節度使卻沒有一個善終,這也直接導致了朝廷對幽王更大的忌諱。幽王倒也沒有明白地揭竿而起,這麼多年來也只是劃江而立,與朝廷似有對峙之意。
幽王在朝廷裡肯定布有眼線,知道周士昭腿傷的事情,所以,借今天周士昭上門拜會的機會,敲打一番,看看周士昭的底。
周士昭也大抵聽說過這一任幽王的為人,聽說幽王風流多情,但在政事上卻是手段狠厲,是個人物。所以,周士昭也不露底,只是官場上的話套來套去的。
二人打完哈哈,幽王便開口說道,“今日得知節度使蒞臨,江州的父老們借小王的地方,給節度使和夫人擺了接風宴,二位就請吧。”
周士昭不好拒絕,只得攜了莘菲去了宴席廳上。
這宴席擺在碧水閣上,碧水閣乃是幽王府後衙的一座水榭,前頭臨水,後頭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