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庸碌無為,估計他這輩子就真的一個縣令做到頭了。
所以,在接到調令之後他沒有絲毫拖沓,立馬找了趟火車,飛速趕往京城,他是想先向張採、陳子龍等至交好友請教一下京城大衙門的管理經驗,然後再著手組建運輸部,把鐵路、馬路、水路好好管起來。
卻不曾想,他頭天晚上剛到,還沒來得及跟張採敘舊,第二天一早,皇上便令人傳來口諭,讓他去乾清宮開會,商議新衙門的組建事宜!
他就這麼懵懵懂懂被傳旨太監領著,出了張採府邸,進了皇宮,來到乾清宮的會議室。
他走進去一看,裡面都快坐滿了,只留下兩個位置,一個主位肯定不是留給他的,那是皇上坐的,剩下的就是左首第二個位置了。
他暗暗觀察了一下,在場的,他認識的還真不少。
左首第一個是吏部尚書楊嗣昌,這位可是管官員的,他自然認識;
右首第一個是戶部尚書程國祥,經常要問這位財神爺要錢,他自然也認識;
右首第二個是商務部尚書張採,剛從人家府裡出來呢,不認識自然是不可能的;
左首第三個他也認識,是崇正四年,辛未科狀元吳建業,他也是辛未科進士,怎麼可能不認識狀元郎呢;
接下來幾個人就有點奇怪了,貌似並不是在朝官員,因為他們都沒有穿官服。
他仔細看了看,還真有認識的。
右首第三個是原錦衣衛指揮使,現大明皇家日興銀行的大掌櫃駱養性,這位也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