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奴城內,溫嶠揹著手來回踱步不時低聲長嘆,心中滿是焦慮,直到進入關中,他才意識到想要挽救關中局勢有多困難。
上面以索綝、麴允為首的朝廷大臣們對各路援軍忌憚甚深,不允許援軍靠近長安。而下面各路諸侯又是四分五裂,完全不能合力抗敵。而今白白損失了萬餘兵馬,還導致關中局勢惡化,聽說現在索綝、麴允等人十分後悔。
溫嶠卻忍不住想要破口大罵,後悔又有什麼用!
劉遐嘆息一聲帶著幾分憂慮說:“太真,麴昌戰死、萬餘晉軍被滅,整個關中震怖!安定太守焦嵩、弘農太守宋哲等率軍來援,散騎常侍華輯也督率京兆、馮翊、弘農、上洛四郡之兵,屯於霸上,可皆畏懼劉曜兵威。不敢逼近一步。”
“在下擔心若諸軍再遲疑不前,劉曜更會放膽進擊,一旦其長驅直入,長安定然不保啊!不知先生心中可有解圍妙計,請助我一臂之力。”
面對關中生死存亡之危局,劉遐心急如焚已是束手無策。只能寄希望於足智多謀的溫嶠。
溫嶠仔細思考了一會兒,心中已經有了一點想法,略略整理一下思路道:“在下認為,首先應該分析敗因,然後才能對症下藥。此次北地大敗最大問題還是在於各部援軍互不統屬,各自為戰,給了匈奴人各個擊破機會。”
劉遐沉吟不語,心裡明白溫嶠的意思,但以他的官職如何指揮得動其他援軍?除非劉琨或者衛朔二人親至。再輔以強大軍力為後盾,方有可能統轄各路援軍。
“我意迅速將關中局勢稟報給劉司空、衛將軍二人,最好請衛將軍親自率軍入關,劉將軍以為如何?”
劉遐想了想道:“主公來關中自然最合適,可誰負責上書朝廷呢?若朝廷不授予主公統一指揮關中晉軍的大權,難道還要重滔今日之覆轍?”
“朝廷方面可由劉司空去疏通,想來天子為了長安安全,會給劉司空一個面子!”
其實說這話的時候。溫嶠也沒多大底氣,可是到了今天這地步。但凡有一點兒希望都要試一試。
溫嶠又沉思片刻道:“其實還可以讓晉陽方面南下取平陽,現在匈奴兵力集中在關中,河東必然空虛,可趁此機會奪取,同時也可以向劉曜施壓,正長以為如何?”
劉遐點了點頭。溫嶠這個建議很好,他又沉思了片刻,道:“我軍暫時還是以騷擾為主,迅速向晉陽、薊城派出使者求援。”
……
裴穎兒知道司馬嫣為何要辭去教書先生一職,清河公主一向對衛朔有好感。之前當教書先生就是為了報答救命之恩。
這一次清河公主得知衛朔有意長期待在薊城,便毫不猶豫辭去了教書先生一職,跟著衛朔一家來到了薊城。
衛朔摸了摸兒子粉嫩的臉蛋說:“算了,這事夫人看著辦吧!我還有事要出去。”
當衛朔來到議事大廳時,高瞻、裴嶷、莫含、魯昌、韓壽、劉翰諸人已等候多時。
見狀他忙衝四周拱拱手以示歉意道:“剛搬進新家,雜事繁多,讓諸位先生久等了!”
還沒等高瞻、裴嶷等人做出反應,就見一位侍衛匆匆跑了過來,來到衛朔跟前說道:“主公,關中急報!”
衛朔接過急報拆開匆匆一看臉色變換不定,最後居然狠狠地說了句:“我靠!”
“主公,發生了什麼事?”眾人皆不解其意,高瞻、裴嶷、莫含諸人紛紛圍了上來。
沉默了一會兒衛朔才從嘴巴里吐出一句:“匈奴劉曜統數萬精騎入關,在關中羌、氐、匈奴各部胡人幫助下,敗馮翊太守梁肅,殺北地太守麴昌,兵逼長安。”
“什麼!?正長、太真呢?他們不是已率軍入關了?”
眾人大驚失色,關中局勢危急,讓遼東上下均感措手不及。
遼東剛剛結束了與鮮卑人的廝殺,如今各地廂軍、府兵正在休整期間,實在不願再輕起兵戈。
“我本以為有劉遐、溫嶠統一萬騎兵入關支援會暫時拖住劉曜,卻沒想到還是小瞧了劉曜。”衛朔眉頭緊皺。
“關中局勢漸有崩潰之勢,而右丞相司馬保只知擁兵自立毫無出兵援救長安之意,司空劉琨固然有心殺敵,無奈自身實力不足。”
衛朔滿是憂慮道:“非是衛某自誇,環顧四周豪傑,能挽狂瀾於既倒,拯救關中者,舍我遼東其誰?!”
這話竟沒讓在場眾人覺得狂妄,反而認為這就是事實。面對來勢洶洶地劉曜,各路諸侯裹足不前,關中晉軍無不望風披靡,唯有遼東有實力擊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