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1部分

……

經過數日趕路,衛朔一行順利抵達薊城,遠處一座雄偉壯觀的嶄新城池聳立在永定河河畔,仿似一隻俯臥在天地間的猛虎俯瞰天下蓄勢待發。

衛朔望著薊城高大的城池,心中充滿了期待,這裡會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劉翰站在他身邊,低聲介紹著薊城,“主公,整座新城平面呈長方形,周長28公里,面積約50平方公里,接近漢魏洛陽都城面積的一半。城內道路規劃整齊、經緯分明,南北中軸線上的大街寬度為十丈,其他主要街道寬度為八丈。”

“由於大量使用水泥混凝土結構,薊城新城堅固異常,城牆呈現一定角度傾斜,易守難攻,外城還建有甕城、馬面、城垛、角臺、角樓、城樓等設施,城外有寬兩丈,深約三丈的護城河環繞。”

“臣敢說論規模之宏大、設施之完備、佈局分佈之規整,天下無出薊城右者!”

馬車逐漸駛進正門永定門,高大巍峨的城樓漸漸出現在衛朔眼前,穿過城門上了中心大街,只見兩旁綠樹成蔭,商業店鋪林立,房舍鱗次櫛比,樓臺相望。

衛朔對薊城改造十分滿意,基本上實現了當初他的設想,除了城防設施、街路、水道等城市基礎設施、各司衙門、官員住宅區和文化區外,其餘的所有區域基本上建成了商業區、作坊區,以此來帶動薊城經濟發展。

衛朔一行所過之處,穿行的馬車紛紛停下靠在路邊,街兩旁更是傳出一陣陣的歡呼聲,人們紛紛湧到街邊,衝著車隊不斷的歡呼,以此來表達對衛朔的敬仰。

為了適應今後的發展,衛朔帶著家人連同牧府、將軍府兩大機構從襄平遷至薊城。

要說薊城早就今非昔比,可真正吸引外界目光的卻還是正在建設中的闡教道觀。

當初為了節省建造道觀資金,掌教寇遁之向眾多信徒發出號召,數以萬計的信徒響應號召從各地匯聚薊城,為道觀修建添磚加瓦。很多虔誠的信徒為了省錢就在附近扎個帳篷,吃著隨身攜帶的乾糧。

正是在各地信徒的幫助下,作為幽平兩地最大的道觀,薊城道觀才能在短短一年內初具規模,而聚集在道觀附近的信徒已成為幽州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由於闡教教義、組織十分完善,再加上衛朔明裡暗裡的大力支援,使得闡教在幽平兩州的傳播幾乎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

連各廂軍府兵都開始在基層配置一、兩名道士來協助軍官管理士兵。在軍隊中設定道士,一方面因大多數士兵均是闡教信徒,需要道士提供精神支援;另一方面闡教道士皆擅長醫術,可在展示為傷員提供醫療服務。

與此同時,薊城的改造與擴建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水泥馬路、下水道、商業區、住宅區等公共基礎設施的修建已差不多接近收尾。

衛朔在薊城的新家已建造完畢,規模比襄平衛府大了不少,其建築費用均由衛府支付,沒有動用公家一分錢。自衛朔推行公私分開制度後,他對這方面抓的極為嚴厲。

“夫君,前幾日公主殿下來訪!”

“哦?是嗎?公主有什麼事嗎?”

“倒也沒什麼事,只是她辭去了教書先生一職。”

本來衛朔的注意力全在自家兒子身上,聽到這兒才抬頭看了一眼妻子,眉頭皺了一下埋怨道:“公主這又是鬧什麼?!你怎麼不勸勸她?不去教書她靠什麼養活自己?”

裴穎兒委屈道:“公主是個有主見的人,哪裡會聽我的?再說這兩年她讓人跟著衛府經商也沒少掙錢,養活自個兒不成問題。”

“公主可說日後有什麼打算?”

“她想在薊城辦一家報館。”(未完待續。)

第276章 關中求援

卻說劉曜率軍第四次出征關中,自蒲坂津渡河向西,先取馮翊,後取北地郡,先後斬殺晉將數員,殺得關中晉軍聞風喪膽。

天子司馬鄴以麴允為大都督率軍三萬駐軍青白城以援救北地,不成想麴允謹小慎微且膽小怕事,根本不敢主動進攻。結果輕易便中了劉曜奸計,沒有及時援助北地郡,導致北地太守麴昌兵敗被殺。

關鍵時刻若非劉遐、溫嶠二人正好率軍趕到並從背後襲擊劉曜,說不定此時長安已經陷落。劉遐、溫嶠渡河西進之後,便沿著羌胡部落一路燒殺擄掠進至馮翊郡北部,威脅到劉曜後方安全,才迫使劉曜撤軍。

近萬晉軍被劉曜全殲,北地太守麴昌戰死的訊息傳到長安之後,令朝野上下震動,文武百官人心惶惶,生怕劉曜長驅直入攻取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