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然、敕勒兩部胡人若是老實也就罷了,不然正如謝校尉所言,定讓他們好看。”
“二位,大戰雖然結束了,但接下來右路軍的任務還很重。首先得防備漠北諸胡,其次還要儘快完成對漠南的整頓。為了適應形勢需要,我意即日起大軍一分為三,邵將軍、謝校尉與某各統一部。”
“其中邵將軍統帥六廂騎兵越過大澤往西北警戒漠北柔然,而某則留在大澤以東整頓當地胡虜,而謝校尉則以三廂步騎押著漠南諸胡頭人南下,前往長城拜見大司馬。”
“衛都督,某與謝校尉將騎兵全都帶走,你身邊只留下了四廂步兵,會不會太危險了?”
“誒,邵將軍多慮了,眼下整個漠南胡騎以被我軍消滅乾淨,再加上各部落貴族、首領又被謝校尉押著南下,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殘,又有什麼可擔心的?”
“反倒是邵將軍面臨的壓力要大一些,萬一漠北諸胡傾力南下,緊靠你手中不到兩萬人的騎兵,未必就攔得住對方。”
“請衛都督放心,末將一定不會讓一個柔然人進入漠南草原。”
五月下旬,鮮卑大敗的訊息傳至漠北,柔然、敕勒諸胡不甘心漠南落入遼東手中,遂集結四萬騎兵聯合進犯,於大澤西北(今滿洲里)方向與邵玉娘部相遇。
結果雙方均沒有顧忌之前盟約的意思,紛紛擺開陣勢打算以武力勝負來決定漠南草原的歸屬。最終四萬漠北聯軍被邵玉娘連勝三陣,逼得漠北聯軍連退百餘里才堪堪穩住陣腳。
獲勝之後的邵玉娘得勢不饒人,由東向西席捲整個漠北草原(今喀爾喀),接連斬殺柔然、敕勒兩部共三萬餘胡人,嚇得漠北諸胡紛紛向西、向北潰逃,以避遼東兵峰。
邵玉娘在打服了漠北諸胡後,其沿著弓盧水(今克魯倫河)繼續西進一直挺進到狼居胥山(今肯特山)東側。
弓盧水,蜿蜒如帶,波光粼粼,甚是美麗。在弓盧水之濱,有一座高聳的大山,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狼居胥山。
狼居胥山,原是匈奴人繁衍之所,後來匈奴西遷之後被東胡、鮮卑人佔據,在鮮卑人南遷之後,又歸柔然、敕勒所有。
封狼居胥、絕域輕騎,是每一箇中原將領心中最高理想。邵玉娘站在山上,遙想數百年前冠軍侯的風采,不禁心嚮往之。她打算追隨冠軍侯的腳步,代替所有遼東將士完成封狼居胥山的夢想。
邵玉娘戎裝在身,腰挎環首刀,威風凜凜站在祭臺前,四周站滿了遼東士兵,甚至還有數十個被遼東軍征服的胡虜首領匍匐在地。
令兵士擺上香案,殺牛宰馬,獻上犧牲,開始祭祀,邵玉娘手持燃香上前叩首,祭拜大天尊,其餘將士跟著她一同跪拜在地。
祭祀完大天尊之後,邵玉娘又命人於石壁上簡單刻下幾行字:“太興二年,六月初,晉大司馬朔麾下總兵官邵玉娘於弓盧水湖畔大破漠北柔然、敕勒,降服胡虜十數萬之多,特此立石以記之。”
完成所有一切之後,邵玉娘又上下打量一陣石壁,對四周仍匍匐在地的胡虜吩咐道:“爾等務必保證此石壁之完整,若稍有損壞,遼東軍必拿爾等是問。”
“謹遵將軍吩咐。”
各個胡虜異常馴服,不敢表露一絲不滿,實在是被遼東軍殺怕了。別看邵玉娘是個女兒身,殺起胡虜來一樣不手軟。自她率軍進入草原以來,死在她手上的胡虜數都數不清。
拿下狼居胥山,標誌著遼東軍在漠北的軍事行動接近尾聲。邵玉娘十分清楚,遼東暫時不會佔據漠北,未來或許也不會,只要能將自身影響力擴充套件到漠北草原就可以。
隨後邵玉娘帶著麾下離開了漠北,準備返回漠南草原。接下來遼東的重點將放在漠南草原,只有完全掌控整個漠南,遼東才有希望遙控漠北,進而將整個大草原控制在自己手中。(未完待續。)
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
太興二年六月,漠南諸胡首領在遼東軍刀槍威逼之下,不得不將部落暫時交予衛雄,而他們本人則隨謝艾一同南下長城拜見大司馬衛朔。
六月份正是草原上最美麗動人的時節,春日暖暖地照在綠色的草地上,潔白的羊群像一朵朵白雲在綠色的海洋中飄動。
在遠處空地上扎滿了帳篷,萬餘遼東軍連同數萬胡虜暫時居住在那裡,讓往日有些空寂的長城顯得熱鬧非凡。
在駐地最大的帳篷裡,大司馬衛朔和魯昌商議要事。連日來不斷有快馬將各處軍情送到這裡,然後經過衛朔處理後再送往各地。
“主公,剛剛接到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