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6部分

?現在你們直接在我李記錢莊取錢,這筆錢其實是我們錢存自己的錢,我們墊付給了你們而已。”

李世民想想倒也是這個理。

從朔方押運六十萬貫錢到京,時間長,而且押運也要成本的。

“多少手續費?”

“不多,我們只收百分之一的手續費。”

“百分之一,噝,那就是六千貫啊。就這麼一下,又要收六千貫?”李世民差點跳了起來。

這簡直是搶錢啊。

李記鑄金銀幣,就等於賺了兩萬八千貫了,現在匯兌,還要收六千貫,這真是搶錢啊,比搶錢還快。

鑄幣的得利就不說了,反正李世民也沒損失,那些金銀幣依然是按面值計劃,他的錢沒少。但這手續費六千貫,可就是實打實的從他的六十萬里扣了。

扣完,就還剩下五十九萬四千貫。

柴紹在一邊冷笑著道,“李超為何不直接派人押送稅款入京?押送稅款入京,難道需要六千貫錢?我看李超這是因為李記錢莊是他家產業,才故意搞這個什麼匯兌,這是趁機損公肥已,是貪汙!”

李世民心疼了自己一會。

緩緩道,“算了,這筆錢能這麼快就從朔方到了京,確實不容易,李記錢莊收點手續費也是應當的。”

不過說話如此,可還是心疼啊。

李世民轉頭問身邊的官員,“李記錢莊有向朝廷納稅嗎?”

“回陛下,有的,李記有主動向朝廷報稅納稅,這還是李平章在京任京光伊時辦的。”

“哦,李記還主動向朝廷納稅?那他們納的是多少?”

“嗯,是三十稅一的稅。”

“三十稅一?怎麼個說法?”李世民有些意外和好奇,居然主動報稅。大唐對於商人們的稅很少,一般就是行稅、住稅,透過有些關卡時,還要收點關稅。

不過不過是坐稅的住稅還是行商的過稅,都不高。

住稅是絕沒有三十稅一的,而且這個三十稅一的依據是什麼?

“他們是按自己的營業收入的三十分之一報稅納稅的。”

營業收入李世民還是理解的,好比一個商鋪專賣包子,一個包子賣一文錢,店裡一天賣了一千個包子,那這店裡如果沒有其它營業業務,那他的營業收入就應當是一千文錢。要是按這個營業收入的三十分之一報稅,那這店應繳的稅就是三十三文多點。

如果這店裡賣四個包子賺一個,那店裡一天的營業利潤是二百五十文。扣掉繳的稅三十三文,還賺二百二十七文。

李世民現在很好奇這李記錢莊納稅多少。

“他們納稅多少?”

而且,這錢莊又是怎麼計算營業收入的,比如今天這筆錢,究竟是隻記他們收了六千貫手續費,還是說要把鑄幣的那些錢也算收入呢?

“上月是三千多貫。”

三千多貫,李世民心算了一下,三十稅一,豈不是說他們上月營收至少十萬貫左右?十萬貫的營收,那利潤又有多少?

這個不好算,營業利率一般是商人的機密。

但李世民估計起碼也有兩三成吧,若是這麼算,那一個月豈不是有兩三萬貫。

不過也許利潤更高,畢竟就如剛才這單,直接就賺了六千貫,李世民覺得他們的成本絕對不會有四五千貫。

這麼想想,李世民心裡又不平衡了。

一個錢莊居然如此賺錢。

“交錢!”

戶部的官員站在一邊等候了許久,終於等來了李世民的回話。

留下了六千貫,李世民帶著人押著價值五十九萬四千貫的金銀絹錢走了。

一出錢莊,李世民就忍不住召來戶部和少府的官員詢問。

“你們說,朝廷也辦一個錢莊,如何?”

辦錢莊太賺錢了,李世民覺得朝廷也應當賺這個錢。

“陛下,這與民爭利。。。。”戶部官員的話還沒說完,李世民已經目帶殺氣的瞪了過去。什麼叫與民爭利?朝廷又不是隻許自己經營錢莊,原來的錢莊還可以照歸經營嘛。

少府的官員很能理會皇帝的心情,其實剛才他也為錢莊的搶錢本事而心驚。那批金銀幣,錢莊就賺了近三萬貫。還有匯兌一下,又賺了六千。

搶錢啊。

與其它別人來搶,不如去搶別人。

“陛下,臣覺得辦錢莊是個好事。此事可以交由少府監來負責,在天下各大大城設立錢莊分號,經營存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