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2部分

險,也有一定的實力。

張超招募了十五家殖民公司,美洲八家,澳州七家。

每家向朝廷出資認購了一塊封地,地盤不小,然後他們就獲得了海外建立殖民地的權力。

殖民公司與封地基本差不多,唯一區別是封地是諸侯家族世襲,而殖民公司則是公司永久擁有,公司為股份制。

殖民公司擁有殖民地,也不需要功勞獲封,他們是朝廷直接賣海外的地給他們,然後他們自己去經營建設,照樣有朝廷派出的御史,照樣要向朝廷交納稅收。這種殖民公司,其實就是給那些資本家們一個紅利。

對朝廷來說,殖民公司也有好處,就是能夠彌補朝廷無力更多對外開拓的不足,讓這些有實力有資本的民間力量集中起來,卻經營開發海外,搶佔先機。

殖民公司也一樣能夠擁有殖民地的武裝力量權力,各種行政、軍事、司法、稅收等方面,都與諸侯封地是看齊的。

這次第一批十五家殖民公司,都算是實力較強大的。

他們派出一批管理人員,載著第一批殖民者前往美澳,建立殖民據點。

這是一個雙贏的計劃,朝廷賣出不少殖民地,賺了一筆錢。而那些商人們組建殖民公司,也擁有了一塊殖民地可以經營。

從普通商號,到殖民公司,這跨越自然是很大的。

有地盤有軍隊的公司,豈能跟一般的公司並提,地位也要提升不少。

希望船隊過去的時候,李世民父子還都活的很好,可別已經被土著給滅了,那就遺憾了!

第1461章 哈里發

朝中有馬周、房玄齡、魏徵這些人在,張超其實可以當個甩手掌櫃,大方向拿著,但具體的事務並不用自己操累。

也不用每天宵衣旰食,早睡早起,倒也挺瀟灑自由的。

其實朝廷現在也沒有什麼大事,不論是征討東海三國,還是進攻真臘,又或者是在信度與戒日國的對峙,對大華來說,並不是什麼非常緊急的事情,大華是那個主動方,一直控著局勢。

西邊的阿拉伯人倒是有些威脅,不過現在大華積極推動著羅馬等國對阿拉伯人圍絞,大華也正式設立了幾支分艦隊,分別是地中海艦隊、紅海艦隊和波斯灣艦隊,分駐於三處,艦隊規模不算大,都是十幾條船兩千人的分艦隊,但另配有一支三千人的陸戰旅。

始終,大華和阿拉伯其實都還沒有爆發全面的衝突。大華的海外艦隊,現在也與阿拉伯沒有什麼直接的交戰,北邊的河中、大夏地區邊境上,也還很安寧。

阿拉伯人也不願意直接與大華交戰,尤其是當大華不時的跟他們透露點資訊,什麼可以合作之類的。

阿拉伯人還在爭取把大華從羅馬人的聯盟里拉出來,他們希望與大華是合作而不是對抗。

在之前的一系列試探之中,阿拉伯人也明白了大華雖然是根基在東方,可在西域也擁有了強大的實力。

特別是大華的貿易,對於阿拉伯人來說也非常重要。他們很希望繼承波斯人的地盤後,也把與東方的貿易合作關係繼承下來。

原本他們還是想要用強,迫使大華與他們合作。可大華的態度非常強硬,尤其是他們的實力很強大。

特別是在海上這一塊,阿拉伯人對此還無辦法,他們本身是半島的遊牧部族起家,海上沒什麼實力。在征服波斯後,雖說也得到了波斯的海軍力量,但實力受到破壞,很弱小。

他們的船,根本無法也大華的海軍相對抗。

在此前的幾番小規模衝突中,大華的海軍控制著紅海和蘇伊士運河,後來甚至是把波斯灣給封堵了,還佔了好幾個島和兩個扼守海灣的港口,他們也都只能無可奈何。

阿拉伯人在席捲波斯的時候,倒也沒有因此驕傲過頭。

在與大華實打實的摩擦了幾次之後,他們現在很現實。

當然,其實阿拉伯人裡也有人表示,海上打不過華帝國,但陸上他們肯定無敵的,不過這些人畢竟是少數。

哈里發還是很謹慎小心的,現任哈里發是第二任哈里發歐麥爾,早年當過牧羊人和商販,這位先知的追隨者和繼承人,其實在早期是反對先知的,甚至積極迫害過先知,還曾經行刺過穆罕默德。

後來他卻改變信仰,不再信仰阿拉伯傳統的多神教。

後來他成為先知的追隨者,併成為了他的兩大顧問之一,他參與了早期的主要戰鬥,以及奇襲敘利亞,成為先知的親密戰友,後來還把女兒嫁給了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