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簡單的木碑,留了個名字。
“不能讓他們客死他鄉,成為孤魂野鬼哩。咱們回家,得帶他們回去,讓他們進祖墳祖祠,安息地下。”
老爹這番話,張超也很贊成。
他現在倒有這個條件,“好。”
張超把柯山柯五還有同村的那十四人叫來,加上老爹還是自己,村裡前後出來二十一個,現在這裡還有十八個。
借了鎬鋤等,又在城裡買了些香燭錢紙,還特別在城外一處寺廟裡請來了幾個和尚唸經做法事。
燒香燭錢紙,請和尚唸經。
然後張超他們親自動手,把死去的同鄉又挖了出來。
人已經埋了一段時間了,好在還是冬季,並沒有怎麼腐爛。
早準備好了木材堆,把三具同村屍體放上去,由和尚唸經超度,然後火化。
帶上骨灰,比帶著三具屍體方便太多,畢竟死了這麼久還地下埋了段時間,都已經開始腐壞了。
出征時三個活生生的人,最後只剩下了一把灰。
拿了三個罈子裝了起來,老爹嘆道,“帶你們回家了!”
離了黎陽,一路趕路,終於又回到了長安。
到了長安城,並不能馬上回家,還得先到兵部去覆命。
崔琰則帶著二百來人在城外的軍營裡等候,兵部的一個官員看到了張超遞上去的李世民的手令,笑道,“原來你就是智破洺州城的神醫張三郎啊。久仰大名啊!”
張超沒想到長安城裡都有人已經知道了他的名字,當下忙道,“謬讚,謬讚!”
一通寒喧過後,兵部官員給了張超回執,讓他先在城外的軍營裡待命。
朝廷的辦事速度還是很快的。
張超他們在城外軍營裡才待了小半天,身上的土都還沒涮乾淨,就已經有官員前來宣旨了。
“雲騎尉張超速來接旨!”
張超已經是第二回接旨了,上次獻了曲轅犁,接了道旨就得了個雲騎尉,老爹還得了個寧民縣開國男的爵位。
“張超接旨!”
張超心裡還是有些小激動的,自己又是醫治傷兵有功,又有奪洺州城有功,臨了還有個獻藥之功,怎麼得,封個開國男的爵位應當足夠了吧。
男爵也是五品啊,一封爵位那就是貴族了。
張超很認真的聽旨,旨意依然還是用詞很華麗的,但他基本上也能聽明白。這旨意裡對自己還是很褒獎的,把自己的幾件功勞都算進去了。
“賜封灞上張超為武安縣開國子,錄軍功加勳上騎都尉,檢校工部員外郎。”
開國子,居然是子爵,這讓張超大出意外。
他原以為,說不定能封個男爵就不錯了,沒料到,居然直接給了個子爵。(未完待續。)
第156章 員外郎(第七更)
第七更送到,一千月票加更!
武安縣是隸屬洺州的八個屬縣之一,張超的爵位以武安為封號,這是為了表彰他的洺州一戰的功績了。
唐朝,爵分十等,分親王、嗣王、郡王、國公、縣公、縣侯、縣伯、縣子、縣男。不過嗣王這個爵位是專門承襲親王的,但真正封嗣王的還沒有。因此大唐的爵位其實是九等。
縣子是倒數第二,為正五品上。
大唐爵位,國公以下,均加開國字樣,因此張超的正式爵名是武安縣開國子爵。這個開國倒不是開國功臣的意思,而是和開府一樣,開國代表有建立封國的殊榮,類似的開府則是可以開府建牙。
但唐朝國公以下雖也加開國字樣,但實際上並沒有建立封邑的權力了。就算朝廷給了真食封,也僅僅是享受多少封戶的租稅而已,並沒有真正的領地權。
這和魏晉之時的開國建邑相差太遠。
張超的開國子爵,名義上是食邑五百戶,就是享受五百戶封民的租稅,這五百人把本應交給朝廷的賦稅轉交給他們的封主。
不過和開國一樣,食邑到現在幾乎也全成了虛封。唯有在食邑五百戶後面,加有真實封三個字,才是真封。
“武安縣開國子食邑五百戶,真食封五十戶!”張超有真封,五十戶,看起來很少,其實已經是相當有含金是的封賞了。
張超能真正得到的食邑也就這五十戶,如今一般都是每戶取三丁以上七丁以下,如張超這樣的新晉小子爵,分到的封戶肯定一戶只有最低的三丁,那麼實際上張超真食封五十戶,就是能享受一百五十丁的租庸。
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