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28部分

恆在刺史任上,一面大力發展江州城,但也沒忘記江州下面的諸縣鄉。每年從州財政中拔出大筆錢用於修堤固壩,修建水庫,開挖溝渠,圍圩造田。同時也考慮到普通的糧食種植收益不高,還積極的為百姓謀劃著種植其它經濟植物,種油菜、花生榨油,種油茶樹、茶葉樹,種桐油樹,甚至種棉種麻種桑。

能想的辦法都想,他甚至給下面的縣令等都下過死命令,不管他們想什麼辦法,就是得讓百姓的收入增加,而且這個增加量還是硬性指標,做不到的就退位讓賢。

“我們這幾年確實各種辦法都在試,種植養殖,樣樣都試。如今我們這裡其它各方面做的只算一般,但養殖這塊確實是做起來,做出名了,而且收益很高。我們這裡水多,以前是害,現在卻成了寶。”

靠水吃水,以前是最簡單的捕魚。

到江裡湖裡去打魚,這是最簡單的。

而現在,江州出名的是養魚。過去養魚畢竟難,魚苗基本上都是從江、湖裡捕到的魚苗然後放養魚塘裡,但是現在,江州早就弄出了人工養殖技術。

他們琢磨出了繁殖魚苗的技術,甚至有了比較系統的淡水魚養殖技術。

不但用水塘養魚,甚至還開始在湖裡用網箱養魚。

青魚、鰱魚、鱅魚、草魚,這是江州如今最出名的四大家魚,其它的還有如鯽魚、黑魚等也都十分成功。

“我們現在的魚苗繁殖很出名,許多外地人都跑我們這邊來買魚苗。”

過去養魚,最困難的就是魚苗難尋,靠著在江河裡捕到的魚苗,難以規模化養殖。而如今在江州官府扶持下,江州的漁產養殖很成功,他們自己每年就能大量繁殖魚苗出售,這些魚苗賣給各縣鄉的養殖戶,大量養殖。

比起在江河裡捕魚,這收穫可就大多了。而且還保證了魚產出的穩定以及鮮活,想要多少,想什麼時候要,都行。

江州的魚乾廠,魚罐頭廠遍地開發,行銷各地,十分出名。

“魚好賣嗎?”張超笑著問出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後世的時候,各地經濟發展,就常遇到一些問題,引進了好的專案,但最後辛苦種出來的養殖出來的東西卻能銷出去,甚至百姓最後含著淚把田裡的西瓜等產出砸掉的情況。

“還不錯,現在我們江州的魚非常有名。依靠著江州碼頭,利用長江的水路運輸便利,江州魚現在行銷天下,甚至連漢京、洛陽、長安,都能吃到我們江州運過去的鮮魚。”

水路運輸魚,有天然的優勢,能夠水養著魚,哪怕路上時間長點,基本上也能保證魚的存活。

“光賣鮮魚怕是銷不了這麼多吧?”

“確實。鮮魚往外賣,越遠成本越高,而且越能存活,我們依靠水路運輸,每天從江州港往外運銷大量的鮮魚,但更多的還是自己消化。”

江州本就是一座幾十萬人的大城,這裡遍地工廠,大量商販旅客往來,因此本身的需求量和消化能力就較強。

再一個,江州還建了許多魚加工做坊。

把魚加工出售,做成魚乾、燻魚甚至是魚罐頭。

“陛下,我們甚至還能把魚加工過程中的部份下腳料做成魚粉、魚油,甚至是把廢棄物做成飼料。還可以把魚肉分割做成魚丸、魚腸等。”

“我們整條魚,可以只丟棄一個魚膽,其它的魚鱗魚骨魚皮等通通都能加工成產品出售。”

張超不由的豎起大拇指,這種深加工的模式非常好,充分的利用好了這些魚產品即不浪費,又增加了附加值。

過去要麼賣鮮魚,要麼就賣魚乾,哪有那麼多的加工方式。魚從江河裡捕撈出來,都是小打小鬧,而現在江州,完全是產銷一條龍,規模化的養殖銷售。

有專門養魚苗賣的,有專門養魚的,也有專門加工魚的,還有專門賣魚的,這個漁產業,現在已經成了江州重要的支柱產業。

江州下的各縣鄉,基本上都參與了進來。到處都是魚塘,到處都是魚廠。

“我們統計了下,我們江州的漁業,讓我們江州的百姓,每年增收了許多。尤其是發展魚業,並不需要更多的土地,我們利用的都是過去用不上的,但百姓的收益卻實實在在的增收了不少。百姓增收了,官府的稅收也增加了不少。”

“有礦就挖礦,有水就養魚,有河就建碼頭。來恆啊,你做的非常不錯,江州養魚這個模式非常好,這不僅僅是地方財政增收了,更重要的是讓更多底層的鄉村百姓,也找到了增收的新途徑,你做的非常不錯。”張超聽說,十分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