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明智之舉,汝陽賊軍兵力最強,而且地勢不適合他們大規模的會戰,所以他認為,最好還是先打伊川,克復伊川縣之後,可以先解賊軍對洛陽的威脅,然後集兵一處,攻打嵩縣,將汝陽縣割離出來,最後集結重兵圍攻汝陽,最終可克復豫西諸縣。
對於祖大樂的這個想法,王家禎聽罷之後覺得還是有道理的,汝陽縣的地形他也知道,到了這裡之後,從細作那裡也瞭解了不少有關汝陽縣賊軍兵力的情況,知道這支刑天軍和其它賊軍多有不同之處,絕非是普通的流賊,可以輕取之,現在南陽的馮春所部數千官軍還在百里之外的魯山,到這裡還不知道要多長時間,一旦現在攻打汝陽不克的話,就會折去這次對賊軍進剿的銳氣,反倒成全了這支賊軍。
而伊川縣那邊地勢相對比較平坦,如果集結重兵先打伊川的話,倒是一個不錯的辦法,賊軍在兵力沒有官軍強的情況下,應該不會死守伊川,如此一來,還可以解除掉賊軍對洛陽城的威脅,取下伊川之後,再打嵩縣,祖大樂這個辦法也相當不錯,如此一來便等於將汝陽的賊軍給孤立了起來,到時候賊軍定不能在四面受敵的情況下固守汝陽,定會棄汝陽而北逃,到時候陝西那邊的曹文耀也正好發兵進攻盧氏,如此一來幾路大軍圍剿賊軍,勝算還是頗大的,最不濟也能將這支賊軍逼成流寇,一旦將其趕出豫西,便好對付多了!
有了祖大樂的這個意見之後,王紹禹也連忙點頭稱是,打汝陽,他就要分兵前來這裡配合祖大樂和陳永福攻打汝陽,但是從宜陽到這裡,就必須要穿過伊川,要知道伊川現在已經被賊軍所控,而且從宜陽到汝州,還要途經洛河、伊河等幾條河流,年後劉儒明所部就正是在伊河河畔被刑天軍圍殺的,一旦要是讓他率部趕來這裡的話,可就一不小心就要了他的命了,所以聽聞祖大樂力主先打伊川,王紹禹立即便起身表示同意,這樣一來他從宜陽到伊川,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了。
而那個馮春對於如何打卻沒有什麼意見,這次他率部前來助戰,其實他很清楚他是配角,現在張獻忠正在隨州一帶活動,闖塌天隨時都有可能再次北上江北,他們都可能會威脅到南陽,一旦南陽有事的話,他就要立即率部趕回南陽,所以能不能趕上這一仗倒不是他太擔心的事情,所以馮春對於這次如何打法,也沒有提出什麼意見。
這幫人商量來商量去,最終王家禎還是同意了祖大樂的意見,那就是先發兵攻打伊川,解決掉伊川縣之後,再來收拾汝陽,在他看來,集結起祖大樂、陳永福和王紹禹這幾路兵馬,一起攻打伊川縣的話,賊軍應該不是他們的對手,如此下去,遲早都能將賊軍趕出豫西這一帶,到時候也就可以給朝廷交差了。
第一百零三章 祖寬之憂
於是王家禎輕咳了一聲之後,諸將便立即都歸座坐了下去,聽他說些什麼,王家禎站起身來,大聲下令道:“本官主意已定,就先打伊川縣,祖大樂聽令!”
祖大樂立即站起來大聲答道:“末將聽令!”
“本官命你即日起整頓兵馬,和祖寬將軍立即出兵作為先鋒兵發伊川!務求在伊川縣城之外,將賊軍蕩平,為克復伊川縣城掃清道路!你可有何疑問嗎?”王家禎對祖大樂說道。
祖大樂立即抱拳道:“末將得令!願聽大人吩咐!”
“陳參將聽令!”
陳永福也立即站起來答道:“末將在!”
“本官命你緊隨祖將軍的兵馬,直下伊川,以最快的速度攻下伊川縣城!你可還有疑問?”
陳永福雖然不太滿意這個結果,但是也不好反駁什麼,於是也立即接令道:“末將得令!”
“王總兵聽令!”
王紹禹立即虎彪彪的站了起來,大聲叫道:“卑職聽令!”
“本官命你速速趕回宜陽縣,你親領一支兵馬,從伊川縣西北方向進攻伊川縣,配合祖將軍和陳參將牽制伊川賊軍,使其不能西逃,此戰關係重大,你最好有所表現,否則的話,誰恐怕都保不了你了!”雖說王家禎和王紹禹都是姓王的,但是王家禎卻聽說過王紹禹的為人,知道這廝是個草包將軍,以畏戰逃跑出了名,所以才會有最後這句交代。
王紹禹聽罷之後身上出了一身的冷汗,心知這恐怕是他最後的機會了,如果這一次打伊川,他再不能有所表現的話,那麼他這總兵恐怕也就當到頭了,手下的兵將們恨他入骨,上峰再趁機落井下石,那麼他姓王的這一次就要倒大黴了。
於是王紹禹不敢怠慢,連忙保證道:“請大人放心便是,卑職定會死戰不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