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信很多,大多數的人都附帶了回郵信封,看來他釋出的徵婚啟事有點效果。這則雜誌中縫的徵婚啟事花了他150元零花錢,讓他有點心疼。他本來的零用錢就不多,150元可以買好幾張新出的生肖郵票了。若不是最近這段時間他集郵有些走火入魔,大學同班有男生這麼試過並收穫不淺,他也不會想起來也用徵婚這招來集郵。

聶梓涵又挑了幾張有價值的郵票,然後用剪子把郵票連同背面粘住的信封紙一齊剪下,拿了個牙缸將郵票浸泡在水中使膠水溶化,這樣郵票就會與信封分開。平時有些急躁的他專注地進行著這些繁瑣的工序,很有耐心,好像在繡花一樣,一點都不顯急躁。

午後的陽光照射在小樓的房間裡,給他飽滿的額頭投下了光暈的陰影,他挺直的鼻上有細細的汗冒出,他卻維持一個姿勢不動。終於將郵票泡到了適宜的程度,他輕輕洗掉殘餘膠水,把郵票放在玻璃下壓平晾乾,一件精美的戰利品就這樣誕生了。

聶梓涵小心翼翼地又將戰利品夾進了寶貝集郵冊裡,嘴角這才顯露出了滿意的笑。

第二章 有一本煽情的雜誌叫《知音》

這世上有些人對你好,是因為你對他好;而有些人對你好,是因為懂得你的好。

那年範曉鷗十五歲。覺得自己挺幸運的,世界上千千萬萬個人,唯一談得上話的人就懂得自己的好。她所居住的地方是南方一個不知名的古鎮,交通比較閉塞。小鎮的發展慢,那時網路伊妹兒還沒有完全進/入小鎮,獲知外界的資訊一般靠寫信和打電話。

當時她最寶貝的消遣物什就是一本已經掉頁看不出期刊號的《知音》雜誌,多年後當從電視上看到網路紅人鳳姐鄭重其事地宣佈她研讀的人文社科類書籍是《故事會》和《知音》時,範曉鷗心裡頓時有如遇知音的感覺。

不過相對於鳳姐急於表現有思想內涵的招搖,範曉鷗則相對要低調一點,因為她知道思想這東西就像內褲,人人都要有,但不能逢人就證明你有。

那期《知音》很陳舊,卻一直被範曉鷗珍藏著,書都快翻爛了,範曉鷗感興趣的卻不是書裡的諸如《《拳王泰森末路,好萊塢轉行當男妓》、《11情婦告狀團,扳倒荒淫“大清官”》、《懲罰越軌丈夫,我的偷/情反擊戰潰敗如水》、《激情在尖叫,我們的辦公室性愛妙不可言》等等此類煽情的情感故事,而是另有乾坤。

書中間夾頁的地方已經脫線,而少女的秘密就藏在那本雜誌的中縫裡。那裡有很多則徵婚交友啟事,其中有一條的內容範曉鷗早就滾瓜爛熟,甚至倒背如流。

“歐陽明遠,男,祖籍北京,二十三歲,英俊瀟灑,大學畢業,喜愛集郵和詩歌,現覓與我有相同愛好之性情溫婉女文學青年,一同風花雪月,互相交流人生感悟,有意者請來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白樺路36號,郵票用完,來信請附回執郵票。勿訪。”

範曉鷗也是無意中看到這則徵婚交友啟事的,頓時如獲至寶,覺得自己花了一根冰棒的錢從衚衕孩童手裡騙來的這本沾了燒餅油漬和煤灰的雜誌簡直物有所值。

“北京”首都,一直是她心目中的天朝聖地。由於是在南方長大的孩子,她對北方的風土人情很是嚮往,父母以前經常跑長途運輸,總是對她說起北京美好的風光,冬日裡白雪皚皚,秋天滿山紅葉,夏天清荷池塘,春天翠柳飄揚,那些夢幻般的描述都給範曉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於是當歐陽明遠的徵婚啟事在過期的知音雜誌上被她發現之後,她那顆少女的心頓時砰然動了。確切地說,也並不是春心大動,而是因為出於對神秘北京而引發出的少女傾慕之心。算得上是早熟少女的她壯著膽子給歐陽明遠發去了一封請求交友的信,信中還貼了一張她從爺爺集郵冊上扯下來的郵票以示交好,但信寄出去卻猶如石沉大海,一點水花都沒濺起。

範曉鷗心裡有些失望,不久後便將這件事淡忘了。可是沒想到,不久後的一天,她卻突然收到了歐陽明遠給她寫來的回信。他的字雋秀跋扈,很漂亮,有幾個字還劃破了信箋,力透字背。他的回信也只是寥寥數語,大意是感謝範曉鷗的應徵,不過因為她的年紀尚小,他希望能和範曉鷗做朋友。範曉鷗自然高興地應允了。

兩人從此就開始了鴻雁往來,相比較於範曉鷗的多話,歐陽明遠的來信卻如第一封信那般言簡意賅,寥寥幾行字,一點廢話都不多寫。不過即使這樣,範曉鷗也很欣慰。她是第一次交筆友,這成了她的一個小秘密。她在信中向他傾訴她內心的憂愁與心事,好像寫日記一樣,源源不斷地發洩著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