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我接下來做的菜餚。
烤薄薄的鱒魚下巴肉,需要注意火候,時間過多就會烤焦,過少不能讓表面烤得酥脆;不過接下來的小黃魚就沒有那麼多講究了。
兩條小黃魚長有三十公分左右,清洗乾淨內臟後,用帶把手的鐵籤串上,只在裡面抹上一層鹽,再調低了炭燃燒的烈度,就把它們放在烤網上燻烤。
()
小黃魚就需要完全烤熟,才能享受到它的美味,翻動也不用太頻繁。我當然不會呆等著小黃魚烤熟,而是馬上開始對鱘魚肚囊皮肉的生魚片加工。
在冷水中浸泡了一會兒的肚囊皮肉,有略微的發硬,擺放在另一塊鐵木砧板上時,長五十公分,寬十公分的暗紅色魚肉,看上去格外有立刻想大吃一頓的感覺。
切生魚片的刀,除了鋒利之外,還需要尖、小、長的特點,這一點不用擔心,真嘉遊艇上的櫥櫃裡,不僅有信州長刀,還有中國的張小泉刀,通通是高階貨。
做刺身除了材料要好之外,最重要的是刀法。
其實吃刺身的藝術性,還是從中國傳到日本的。在唐朝的時候,人們就喜歡吃刺身,切生魚片的時候,要拿起來放在眼前,還能看到對面的人;要能用嘴巴一吹,就可以將生魚片吹起來,滿足這兩樣,才是好的刺身。
日本以前也吃生魚片,但直到看到天朝上國的唐朝人怎麼吃,他們才漸漸的有了往藝術性發展的念頭,並不斷精益求精,最後有了今日聞名於世的“刺身料理”。
剛才被岳母輕視了,我有心在岳母面前賣弄一下,於是手中刀如飛一樣的在砧板上提起落下,在兩女眼中,幾乎只看到一道白光,聽到連綿不絕的清脆聲響。
等到我停下菜刀,一排整齊而又勻稱的生魚片,就這麼呈現在她們面前。
接下來,我馬不停蹄的去磨新鮮的芥末泥,她們就好奇的來到砧板前,看著幾乎是一模一樣大小寬厚的刺身,真嘉忍不住拿著筷子夾起一片,在明亮的陽光照射下,薄如絲綢的生魚片竟然像是透明的一般,看不出一點鱘魚的本來暗紅顏色。
透過生魚片,真嘉能看到美少婦驚訝的粉臉,高橋靜也能看清楚真嘉的長翹睫毛。
“真是藝術品呢……”
小妮子再也忍不住,將生魚片放進了自己的嘴裡,然後在高橋靜的注視下,露出驚訝的神情。
“怎麼了?”
美少婦疑惑的問道,“不好吃?”
“不是……”
真嘉旋即又夾起一片,刺身轉眼又消失在她的櫻桃小口中,“靜阿姨,你自己吃就知道了啦……”
見到真嘉的反應,高橋靜也是好奇不已,她知道不是不好吃,只是小妮子不知道怎麼去形容。於是美少婦拿起了另一雙筷子,學著真嘉一樣,將透明的生魚片吃進了小嘴。
“嗯……唔?”
美少婦剛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