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6章 龍紋兵符

“日出之國自然是想著獨佔蓬萊遺蹟來進行研究開發的,無奈自身科技實力水平實在有限,不得不拉了盟國進來一起。而那盟國確實也派遣了專家團隊前來。在那一次的世界大戰期間,前期一切重型武器的標準莫明的就變成了一個字:‘大’。”

龍頡說到武器的相關話題,也是興致勃勃、手舞足蹈,繼續道:“比如說鷹之國當時服役的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其標準編制員額比設計預定的人數就多了50%,總計3442人!特別是在大戰後期,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共有14艘次遭受日出之國的魚雷、炸彈和‘神風’自殺飛機的攻擊,而無一沉沒!其中損傷最為嚴重的一艘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由於損管措施得力,這一種龐然大物竟然依靠自身的動力駛回了軍港!”

“還有巨無霸一般的鐵道炮。其中有一種型號的鐵道炮居然需要兩組鐵道平板車運輸,前面是兩組10輪,後面是兩組8輪。炮管達33.53米,某一次用於炮擊,就有1發彈從陸地一個陣地發射,越過海峽,飛行了88.5千米後落到對面的島國領土之上!”

“說到這些重型武器,不得不提虎式坦克。其88毫米主炮威力如此巨大,有些中彈的T-34中型坦克整個炮塔都被掀掉,落到十幾米以外。因此甚至還有士兵戲諛地說,這是T-34在向虎式坦克脫帽致敬。虎式坦克的車體前方裝甲有102毫米厚,炮塔正前方炮盾裝甲厚達135至150毫米,相較之下同時期的IV號中型坦克車身前方只有80毫米厚的裝甲而炮塔正前方的裝甲也只有50毫米厚,而虎I坦克的兩側和背面也有82毫米厚的裝甲。這樣的厚度能夠在正常交戰距離抵擋絕大部分炮彈,尤其是來自正面的炮彈。”

“虎式的戰功,並沒有因為屬於戰敗國而受到輕視。尤其是虎式坦克在地面作戰時體現出的恐怖戰場統治力,鷹之國等世界大戰獲勝國從其中受到觸發,試圖設計大型的移動堡壘,那便是機甲的原型機,只是由於體型過大而被放棄。這有點類似智腦的前身:初代電腦,一部初代電腦最初是需要多間房來存放的!”

說起這些,軍人子弟的倪思萱自然更有發言權:“在世界大戰的末期,日出之國與其盟國突然湧現出了很多被人代稱為‘X末日科技’的全新技術。你剛才所說的那種名為巨鼠超重型坦克,是一種無敵的超級陸地堡壘,後來甚至還設計出了《環大洋》之中那種巨型的類人形、可移動的坦克,那才是真正的機甲原型機。另外,還有V2導彈,第一種彈道導彈,也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用的彈道導彈;梅塞斯密特Me262噴氣式戰鬥機,世界上第一種實際投入戰鬥的噴氣式戰鬥機;甚至還有第一款聞所未聞的碟形飛行器RFC-1。而推進系統經過改進的RFC-2,其能源竟然為空氣和水!那簡直顛覆了人類對於傳統能源體系之認知!如果不是日出之國其盟國運送用於製造原彈的核心原料以及科技人員的潛艇意外的被鷹之國繳獲,真的被日出之國搶先將原彈製造出來並投放到鷹之國本土的話,世界大戰的結局還真的是很難說。”

“這一切‘X末日科技’,據說就是來自於沉沒於大洋深處的蓬萊遺蹟。戰後,蓬萊遺蹟自然是被一眾戰勝國接管了,日出之國與其盟國因為最早接觸蓬萊遺蹟,也被允許有限度的加入研究活動之中。而由於當時戰勝國分為兩大陣營,對於蓬萊遺蹟開發研究的主導權之爭奪,也是雲譎波詭,從未停歇,一直延續到了星航元年!”

“現在普遍的觀點都認為蓬萊遺蹟當中彙集了當初神族文明收集的其他文明的科技成果當中的一部分,因為很顯然的那些科技與魔紋理論並不完全相容;蓬萊遺蹟被發現之後所能正常啟動的功能,也就是類似於一座展覽館的作用而已。如果給日出之國和其盟國再多一點的時間,世界大戰的結局極有可能會改寫!”

“至於日出之國毫無徵兆的就背叛了全人類遁入太空,除了蓬萊遺蹟研究出現重大突破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神諭’,據說是是出之國當時負責守護神器的最高神官:大官司,於虔誠禱告之時領受了一則關於天國重啟倒計時開始的神諭!”

倪思萱指了指頭頂,又指了指腳下,繼續道:“其實,在人類進入星航元年之前,海底蓬萊遺蹟實物部分與天上聯合空港解讀魔紋部分,兩部分的研究是相互印證的,甚至可以說是並行發展的,對於推進人類科技的飛速提升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個就是當年日出之國所謂天皇家族權勢象徵之一的‘龍紋兵符’。”

倪思萱從自已的手環上調出一段全息影像來,龍頡好奇的湊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