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0章 內史與內侍

第二四九章內史與內侍

“吾王‘異人之後’!”內侍高趨前於床邊,雙手呈上一冊卷簡,躬身行禮,低聲道:“丞相斯、御史去疾,聯名上書。”

王者輕揉著眉心,說道:“念!”

內侍高轉頭看了一眼跪坐在一旁矮几邊上的內史正,眼神往龍輦捲簾處一掃,示意後者先行退下。

“趙正,記!”王者倚在木榻邊上,擺了擺手。

內史寮文官趙正行半禮,恭聲領命,蘸墨舔筆,提筆束腕懸於竹簡之上,目不斜視。

內侍高展開卷簡,朗聲道:“......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頓首:‘今道遠而詔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謀,請另立公子亥為吾王之代後......”

內侍高讀完,收卷,恭立於木榻一邊。

“本王創萬世不拔之基業,春秋正盛,代後......言之過早。然則公子蘇既為北地監軍,此事亦無不可......”王者閉目養神,過了一會兒才輕聲說了一個字:“可!”

內史寮文官趙正落筆,龍飛鳳舞的寫道:“.......丞相李斯、御史馮去疾昧死頓首言曰:‘......請另立公子亥為代後.......’王曰:‘可。’。”

“韓地侯生,到哪裡了?”王者突然問了一句。

木榻後方一位半甲武士大步趨前,叉手行禮,朗聲道:“稟吾王‘異人之後’!韓地侯生已到前營,晌午可達中軍帳。”

“到時直接帶韓地侯生來見本王。”王者對著內侍高揮了揮手,說道:“你們先退下,待本王假寐片刻。”

半甲武士領命,退回原處。

內侍高躬身行禮,倒退到龍輦捲簾處;內史寮文官趙正隨後收筆起身,行禮告退,與內侍高並肩而行,兩人一同下了龍輦。

出了戒備森嚴的中軍營帳,內史寮文官趙正行半禮,說道:“府令高,明日再見。”

內侍高伸手一扶,把住趙正手臂,微笑道:“內史正何必如此見外?你我同為宗室遠親,既是趙氏一族,理應相互幫扶,休沐之時大可多走動走動。”

“此地沙丘,趙氏封國近百年之前沙丘宮變之地,你我雖同為趙氏族人,卻更應避嫌才是!”內史寮文官趙正禮畢,收回自已的手臂,轉身便走。

“留步!”內侍高蹙眉,伸手一攔,開門見山的問道:“立儲以嫡,無嫡立長。內史正,如何看待此事?”

內史趙正環顧四周,士卒、官員都是紛紛繞道而行,反而給兩人留出一塊相談的空間出來。

“誠然!‘立儲以嫡,無嫡立長’,是百佑之地自夏殷商周起,通行了上千年的禮法準則。吾王為加強集權,未立皇后,自然沒有嫡子,因此作為庶長子公子蘇,按禮法就是王位當然的第一繼承人。然則公子蘇此時於北地監軍,防禦北狄,遠離中樞,多有不便。吾王夙興夜寐,用眼過度,無法理事,立公子亥暫為代後監國,以防萬一,也是合情合理之舉。至於其他事,正不願多說。”內史正雖說無可無不可,但言語之間的傾向卻也算是十分明顯。

“既然你不願多說,我來說!楚氏封國與吾國世代聯姻,外戚集團從宣太后羋八子起始,就一直是吾國宮廷影響力極大的勢力。吾國掃滅楚氏封國的戰爭中,楚氏封國公子出身的吾國丞相昌平君竟然起兵反叛,導致吾國李信大軍兵敗。因此事件,吾王甚至下令處死另一位楚氏封國公子出身的重臣:昌文君,更剷除了楚氏封國的外戚集團。對吾王‘異人之後’而言,善待降國計程車族、王公、賢者,卻招來此等後果,這無異於一次極大的背叛,因此也對流著楚氏封國王族血脈的公子蘇充滿戒備。”

“中車府令,請慎言!”內史趙正拔開內侍高的手臂,邁步欲行。

內侍高不依不饒,扯住內史趙正的衣袖,繼續道:“公子蘇本身就代表著楚氏封國外戚集團重新崛起的希望,對朝政要務更是極為的自有主張,屢次悖逆吾王的政治舉措。朝中勢力團體公開反對郡縣制、反對焚書坑儒,反對北修長城南伐百越、反對沉重賦稅和徭役、反對大修宮室和驪山陵墓,公子蘇卻成為這股勢力的代表人物,何至於此?!這可是要行逼宮此舉,作那篡逆之人?”

內史趙正止步,搖頭道:“府令此言謬矣!能接觸到北地三十萬精銳大軍的兵權,自然是吾王‘異人之後’對公子蘇的信任和看重。”

內侍高哂笑一聲,搖頭道:“古訓有云,‘五大不在邊’。這五大,指的是儲君,君王的同母胞弟,君王貴寵的公子或王孫,累世正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