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戰場上,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已經投入了上千艘潛艇,時刻都有兩百多艘潛艇在戰場上活動,往往發起一次狼群攻擊就會動用十多艘、甚至是數十艘潛艇。
只是,中國潛艇部隊在中太平洋戰場上取得的戰績非常不俗。
從一九四一年底到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底,中國潛艇在中太平洋戰場上總共擊沉了三百六十六艘美國船隻與二十七艘戰艦,其中包括一艘護航航母、一艘輕巡洋艦與七艘大型反潛驅逐艦。
如果以投入戰果比為準,中國潛艇在中太平洋戰場上的作戰效率超過了德軍潛艇在北大西洋上的作戰效率。
難能可貴的是,在取得如此重大的戰果的情況下,中國海軍僅損失了到十艘潛艇。
也就是說,相當於每擊沉四十艘左右的船隻,才會損失一艘潛艇。
以交換比為準,依然超過了北大西洋上的破交作戰。要知道,在北大西洋戰場上,德軍每擊沉二十多艘船隻就會損失一艘潛艇。
能夠取得如此戰績,有很多原因。
首先就是,中國海軍從一九四二年初開始裝備真正意義上的遠洋潛艇,即由德意志第二帝國提供技術援助建造的“烏賊”級大型潛艇。這種潛艇的前身,正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在大戰初期的主力,即7型遠洋潛艇。當然,“烏賊”級與7型潛艇並不完全一樣,在建造的時候就根據太平洋上的作戰特點做了修改,主要是加大了續航力與持久力、增加了彈藥攜帶量、改善了居住環境等等。此外,從一九四二年底開始,中國海軍在第四批次的“烏賊”級上率先安裝了小型對空搜尋與警戒雷達,使潛艇初步獲得了遠端對空探測能力,增大了在遠距離上發現反潛巡邏機的機率,從而使潛艇在遭遇反潛巡邏機的時候,有足夠的時間下潛到安全深度。到一九四三年,第七批次的“烏賊”級又有所變動,主要是採用了強度更高的鋼材製造耐壓殼體,把最大下潛深度由二百四十米提高到了三百六十米,還對艙室佈局做了一些調整。
可以說,在一九四三年之前,“烏賊”級是太平洋上效能最好的遠洋潛艇。
這種水下排水量達到一千八百噸的潛艇,能夠以十節的速度在通氣管狀態下航行一萬六千公里、在僅用蓄電池的情況下能以四節的速度航行二百四十海里,其最大潛航速度達到了十二節,最大水面航行速度為二十二節。正常情況下,總共能夠攜帶二十八條魚雷、或者是四十二枚水雷,此外還有一門八十八毫米甲板炮(初期是從德意志第二帝國引進的,後來換成了國產的八十毫米火炮)、一門四十毫米高射炮與四門二十毫米機關炮。全艇總共有四十四名官兵,其中軍官六人。在沒有潛艇支援艦協助的情況下,最大自持力為七十天,而在得到支援後,能超過一百二十天。
問題是,“烏賊”級的造價太高了。
可以說,這是中國海軍在大戰初期建造的大部分戰艦都存在的問題。
當然,這也可以理解。
大戰爆發前,雖然中德關係並不錯,但是也並非毫無間隙,或多或少的有一些矛盾,因此德意志第二帝國在對華援助方面,總會有所保留,特別是在軍事技術領域,多多少少都有點吝嗇。結果就是,在大戰爆發前,中國海軍基本上只能自力更生,很難及時獲得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軍事技術。大戰爆發後,這一情況得到明顯改觀,德意志第二帝國開始無條件的為中國提供最先進的軍事技術,中國海軍從中獲益匪淺。結果就是,在新技術支援下,中國海軍對大戰初期建造的戰艦都提出了較高的效能標準,從而使得造價居高不下,難以降低建造成本。
有趣的是,這並非中國海軍的問題。
當時,中國陸軍與空軍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即由新技術堆砌起來的新裝備,在造價上都高得嚇人。
事實上,這也正是技術吸收階段的必然結果。
到了大戰中期,也就是一九四三年,隨著各種先進技術要麼已經掌握、要麼已經得到了大規模應用,特別是各大廠商都已經透過前期生產賺回了技術上的投資,甚至收回了建造生產線的投資,各種武器裝備的造價開始直線下降。相應的,這些武器裝備的效能並沒有出現明顯下滑。
最初三批“烏賊”級總共只建造了不到一百艘。
雖然與戰前的潛艇建造量相比,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了,但是跟戰爭期間的建造量相比,這就算不了什麼。在德意志第二帝國,7型潛艇建造了八百多艘,而且是在不到三年內完成的。在美國,“小鯊魚”級建造了上千艘,也是在三年多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