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0部分

有任何挑戰性。如此一來,自然會有人認為,坎寧安此舉是讓美艦做擋箭牌,在設法儲存英國皇家海軍的實力。

當然,這種說法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要知道,在公海艦隊裡面,真正能夠對本土艦隊的七艘主力艦構成威脅的,也就只有兩艘“俾斯麥”級戰列艦,另外四艘德艦上的主炮都只有二百八十毫米,只有在極近的距離上才能打穿主力艦的裝甲。按照坎寧安的編排,與兩艘“俾斯麥”級對陣的,恰恰是本土艦隊裡防禦最為薄弱的兩艘快速戰列艦,即“北卡羅來納”號與“華盛頓”號,防禦更好的五艘戰艦反而被放到了一邊。

只是,客觀的講,坎寧安的這一戰術編排也有一些道理。

首先就是,只有四艘美艦配備了十六英寸主炮,而且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研製的新式主炮,威力非常強大,足以對付“俾斯麥”級戰列艦,而三艘“喬治五世”級配備的只是十四英寸主炮。當時,英國皇家海軍已經獲得情報,在攔截“俾斯麥”號的戰鬥中,“喬治五世”級的十四英寸穿甲彈幾乎沒有發揮作用,“俾斯麥”號在中彈近二十發之後,依然能夠全速返回威廉港,而且四個月之後就全面修復。也就是說,擊中“俾斯麥”號的所有十四英寸穿甲彈,沒有一枚打穿了其主要部位的裝甲,只有三枚打穿了次要部位的裝甲,但是沒有造成嚴重損傷。相反,“俾斯麥”級的三百八十毫米主炮打出的穿甲彈,能在通常交戰距離內打穿“喬治五世”級的主裝甲。

可見,讓“喬治五世”級去對付“俾斯麥”級,勝算非常渺茫。

如果以主炮火力衡量,也就只有四艘美艦能與兩艘“俾斯麥”級抗衡。

其次是,“北卡羅來納”級的防護太薄弱了,至少在坎寧安看來,這兩艘戰艦與“俾斯麥”級、或者是“沙恩霍斯特”級交戰並無本質上的區別,因此用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