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上講,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戰略上已經非常被動了。
說得簡單一些,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掌握有主動權,就應該在六月發動進攻,這樣才能保證在嚴冬到來之前推進到莫斯科附近。如果在九月發動進攻,德軍最多能在嚴冬到來之前佔領白俄羅斯與烏克蘭西部地區。受天氣影響,德軍很難在冬季發動進攻,而且在春季到來的時候也不見得能夠發動進攻,因為冬季的積雪融化之後,道路必然十分泥濘坎坷,要等到五月份,德軍才有可能再次發動進攻。如此一來,俄軍就能獲得近半年的休整時間,也就有機會在來年的戰鬥中挫敗德軍。
對此,魯登道夫有著極為清楚的認識。
早在年初,魯登道夫就建議在四月份攻打法國,這樣就有望在六月份攻打紅俄,最遲也能在七月份發動進攻。如果把攻法時間推遲到六月份,那麼德軍最快也只能在八月底攻打紅俄,也就不可能在冬季到來前取得決定性勝利,德俄戰爭勢必拖到一九四一年,而到時候誰也不能保證一定能夠擊敗紅俄。
事實上,馮承乾也提出過類似的建議,即把攻俄時間定在六月份。
可惜的是,魯登道夫只是軍人,政治上的事情輪不到他做主。
這下,問題來了。
到了七月份,隨著法國戰敗,德軍內部對攻俄行動產生了分歧,一些將領認為,應該首先在邊境地區打一場防禦戰,仿效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做法,即像坦能堡戰役那樣,德軍透過內線作戰來消耗俄軍的有生力量,等到俄軍士氣低落之後,再集中兵力發動反擊,一舉擊潰俄國。
問題是,現在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了。
要知道,二十多年前,德軍花了近三年時間才擊敗法國,而這次僅用了不到一個月。
戰爭的方式方法已經發生了變化,德軍也就不可能再打一次“坦能堡戰役”,也就不能指望在邊境防禦戰中消耗俄軍有生力量。
可以說,對法戰爭已經證明,進攻力量超越了防禦力量。
誰發動進攻,誰就更有希望獲得勝利!
!@#
第七十三章 東線開打
第七十三章東線開打
德軍中,主張進攻的正是在對法戰爭中大出風頭的曼斯坦因、古德里安與隆美爾等裝甲部隊的指揮官。
事實上,在戰爭爆發前,除了這些指揮官之外,沒有人相信裝甲部隊能夠突破牢固的步兵防線,甚至有很多人認為,裝甲部隊只是步兵的隨從、是移動的火力點,根本不可能成為主戰力量。
這個觀點,在法軍中極為盛行。
雖然法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而且法軍中也有戴高樂這樣的裝甲兵指揮官,但是法軍高層,依然認為步兵才是戰場主力。原因很簡單,在殘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正是依靠步兵、壕塹、鐵絲網、機關槍與重炮,在極為不利的條件下堅持了將近三年,即便最終戰敗,也給予德意志第二帝國重創,讓德軍在西線付出了陣亡近三百萬人、傷殘四百多萬人的慘烈代價。戰後,一些法國人甚至認為,如果不是俄國過早戰敗、如果不是美國太晚參戰、如果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有更多的人口,那麼因鮮血流光而戰敗的肯定不是法國,而是德意志第二帝國。
雖然這種說法有失偏頗,但是也有一些道理。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德意志第二帝國與英美媾和,主要就是帝國的戰爭損失、特別是人員傷亡過於嚴重,即便打勝了也是慘勝。可以說,如果法國再堅持半年、或者俄國晚一年戰敗、或者美國早半年參戰,德意志第二帝國都有可能輸掉戰爭。
正是如此,法軍上下才會認為,再跟德意志第二帝國打,步兵依然是主力。
可惜的是,殘酷的戰爭已經證明,裝甲兵才是真正的主力,而且以坦克為核心的裝甲突擊力量,足以突破世界上最堅固的步兵防線。
在法國嚐到了甜頭,魯登道夫也不再懷疑裝甲兵的戰鬥力。
要知道,在攻打法國之前,魯登道夫的觀點與法軍高階將領差不多,認為西線仍然是一場苦戰。直到一九三九年,德軍在一次演習中,證明了裝甲兵的突擊能力,由古德里安少將指揮的一個裝甲師輕而易舉的撕破了對方的防線,恐怕魯登道夫會照搬“施利芬計劃”,在西線打一場消耗戰。
裝甲兵帶來的最大變化,還是進攻壓倒了防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防禦一方明顯佔有優勢。可以說,由塹壕、鐵絲網、重機槍與重炮組成的多層次防線是步兵的剋星,沒有任何生命能夠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