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九四二年七月,特別是在馬爾地夫海戰之後,沒有任何人相信英國能夠堅持到一九四四年七月。
可以說,就算英國皇家海軍有再深刻的認識,也沒有時間來糾正之前犯的錯誤了。
戰後,就有很多人認為,如果英國皇家海軍在大戰爆發前大力發展艦隊航母,而且選擇了正確的發展方式,那麼在大戰初期、特別是在美國參戰之後,英國皇家海軍就有足夠的能力派艦隊前往太平洋協助美國海軍作戰,也就有可能與美國海軍聯手擊敗中國海軍,徹底改變這場戰爭的結局。
當然,這只是假設。
在輸掉了馬爾地夫海戰之後,英國皇家海軍已經窮途末路,大英帝國離日落也沒有多久了。未完待續
第二百五十三章 進軍澳洲
馬爾地夫海戰,影響到的並不僅僅是印度洋的戰局。&;&;
相對而言,馬爾地夫海戰對印度洋局勢的影響反而不算大。直到九月底,也就是印度洋的颶風季節過後,中國海軍才啟動了攻打斯里蘭卡的作戰行動,而且首先攻佔了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也就是說,進攻斯里蘭卡的作戰行動到一九四二年底才正式開始,要到一九四三年才會進攻印度本土。
當時,受到影響最大的,還是西南太平洋。
七月底,“企業”號就到達了悉尼港,編入了第31艦隊,美國海軍在西南太平洋的艦隊航母總量又增加到了兩艘。加陸續到達的四艘小型航母,第三艦隊的航空作戰能力不但沒有減弱,反而有所增強。
問題是,第三艦隊的戰鬥力,依然不如中國海軍的第五艦隊。
到七月底,第五艦隊在原有的三艘“秦始皇”級的基礎,又增添了“唐玄宗”號、以及修復歸隊的“魏武帝”號,僅有受損較為嚴重的“秦始皇”號沒有返回,艦隊航母的數量恢復到了五艘。此外,編在登陸艦隊裡的小型航母也達到了十四艘,其中六艘的載機能力與美軍的小型航母相當。
可見,第五艦隊的航空作戰能力依然遠強於美軍第三艦隊。
要想奪回西南太平洋的制海權,美軍現在的實力遠遠不夠,而且在一九四四年之前,美軍都沒有可能單獨奪回制海權。
如此一來。美軍自然希望獲得支援。
在美國的眾多盟國中,也就只有英國有能力提供援助。也正是如此,美軍希望英國皇家海軍能夠在太平洋戰場發揮一些作用。問題是,英國在太平洋並沒有太大利益。出兵太平洋的迫切性不是很大。即便澳大利亞是英聯邦成員,但是與英國的親密程度並不高,在很大的程度是美國的盟。也就是說,澳大利亞的主要保護者不是英國,而是美國。英國皇家海軍出兵太平洋,得有一個前提,即英國皇家海軍得有富餘兵力,而且在其他戰場沒有太大的壓力。
說得直接一點。在奪取印度洋的制海權,保證印度不受到攻擊之前,英國皇家海軍沒有理由出兵太平洋。
正是如此,美國海軍自然希望英國皇家海軍能在印度洋大獲全勝。傳更新
只要英國皇家海軍奪取了印度洋的制海權。擊敗了中國海軍,那麼第二印度洋艦隊就能馳援西南太平洋。到時候,美英聯軍將增加兩艘艦隊航母,至少能夠縮小與中國海軍在航空作戰能力的差距。
可以說,如果第二印度洋艦隊加入第三艦隊。美國海軍確實有能力在西南太平洋向中國海軍叫板,至少有放手一搏的機會。
根據戰後公佈的資料,在一九四二年六月的時候,斯普魯恩斯就向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提交了一份作戰計劃。主要內容就是在第二印度洋艦隊到達之後,美英聯軍如何奪取西南太平洋的制海權。斯普魯恩斯在計劃中明確提到。在獲得第二印度洋艦隊的支援之後,美英聯軍將主動進入珊瑚海、或者是在塔斯曼海北部海域尋找機會與中國艦隊決戰。透過決戰奪取制海權。
此外,英國皇家海軍也有類似的計劃。
當時,英國皇家海軍已經訂下了第二印度洋艦隊前往西南太平洋的行動安排,決定在奪取了制海權之後,讓斯科特率領艦隊開赴悉尼,聽從第三艦隊指揮,並且同時在悉尼成立美英聯合艦隊司令部。當時,英國皇家海軍甚至選好了聯合艦隊的指揮官,只差與美國海軍進行溝通商量了。
可見,美英兩國都希望第二印度洋艦隊能夠開赴西南太平洋戰場。
只是,這得有一個前提,即第二印度洋艦隊在印度洋打了勝仗,最好是殲滅了中國海軍的第21艦隊。
說白了,如果馬爾地夫海戰的勝利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