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進行截擊,那麼防空線的長度也要增加一倍。在敵情不明,特別是不清楚敵艦隊所在方位的情況下,就得把防空戰鬥機的數量增加一倍。
美軍的航母大隊只有兩艘航母,總共也就只有四十八架戰鬥機。
即便不考慮為攻擊機群提供掩護,一次也最多隻能出動二十四架戰鬥機,並且讓所有戰鬥機分兩個批次輪換升空巡邏。如果二十四架戰鬥機都以四機編隊活動,每個編隊也就只能警戒在六十度的扇形區域內活動。在天氣良好的情況下,飛行員最多能看到二十公里外的敵機,如果天氣不夠良好,可視範圍還將降低。由此就可以大致計算出,在只出動二十四架防空戰鬥機的情況下,防空戰鬥機的巡邏半徑不會超過四十公里。當然,在實際操作中,一般為五十公里。
也就是說,防空戰鬥機的數量,直接決定了防空區域的半徑。
中國海軍的三航母戰鬥群裡,至少有七十二架戰鬥機,最多能達到一百四十四架,因此一次能出動三十六架以上的戰鬥機執行防空巡邏任務。在同樣採用四機編隊的情況下,能把防空半徑擴大到五十公里以上。配合其他行之有效的防空戰術,則能近一步把防空半徑擴大到一百公里。
當時,最簡單的戰術,就是讓防空戰鬥機與防空戰艦相互配合。
在西南太平洋艦隊裡,總共有兩支航母戰鬥群,每支轄三艘艦隊航母,配備有六艘大型巡洋艦或者防空巡洋艦,六艘輕巡洋艦與八艘驅逐艦。在作戰用途上,大型巡洋艦與防空巡洋艦主要為艦隊航母提供近距離防空掩護,並且在必要的時候能夠指揮防空作戰,配備了功率較大的對空搜尋與警戒雷達。驅逐艦的用途之有一個,即反潛。輕巡洋艦在艦隊裡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即在防空作戰中可以協助大型巡洋艦與防空巡洋艦,在反潛作戰中則能支援驅逐艦。更重要的是,輕巡洋艦上也配備了對空搜尋雷達,因此具備較強的對空警戒與搜尋能力。
在戰鬥狀態下,輕巡洋艦一般位於艦隊外圍。
也就是說,輕巡洋艦擔當了防空警戒艦的角色,是艦隊對空探測的主要力量。
如此一來,輕巡洋艦就能與防空戰鬥機配合,減輕防空戰鬥機的巡邏壓力,並且可以針對性的加強某個方向上的防空警戒力度。
在輕巡洋艦的配合下,三十架左右的防空戰鬥機就能把防空半徑延長到一百公里以上。
到大戰後期,隨著對空搜尋與警戒雷達的效能得到提升,在不增加防空戰鬥機的情況下能把防空警戒範圍提高到一百五十公里左右。
問題是,一九四一年時,美軍根本就沒有類似的防空戰術。
因為要首先安排偵察機出發,所以防空戰鬥機升空的時間較晚。更重要的是,擔任防空警戒任務的戰艦並沒有啟動雷達。
當時,美軍戰艦上的瞭望員看到的,確實是一架中國艦隊的偵察機。
只是,這架偵察機在雲層上方,在飛過雲層間隙的時候,被戰艦上的瞭望員看到,隨即就發生了後面的事情。
因為觀察時間極為短暫,而且剛升空的戰鬥機正在爬升,所以瞭望員無法確定那架出現在雲層上方的飛機是不是中國艦隊的偵察機。
當然,這也與偵察機飛行員採取的行動有關。
在發現美軍艦隊的同時,偵察機飛行員也看到了正在爬升的戰鬥機,而且立即認為已經被美軍發現了,那是前來攔截的防空戰鬥機。結果就是,偵察機一頭鑽進了雲層裡面,並且立即開始俯衝。
當時,中國海軍的艦載偵察機依然是“雪雕”。
雖然新式俯衝轟炸機已經開始量產,而且裝備了海軍航空兵,但是受產量限制,航母上依然搭載了一個“雪雕”中隊,只是規模縮小到了二十架,且主要用來執行偵察任務,並不是主力戰機。
對日作戰證明,“雪雕”要想擺脫敵人的防空戰鬥機,唯一的辦法就是俯衝加速。
此時,美軍艦隊上空的雲層高度非常低,只有八百米到一千二百米。也就是說,偵察機俯衝之後,飛行高度很快就降了下來。結果就是,當美軍戰艦上的雷達啟動時,偵察機的飛行高度已經不足五十米了。
這意味著什麼?
中國海軍早就發現,雷達探測不到低空飛行的戰機,一是受地球表面曲率影響,而是海面產生的干擾雜撥能掩蓋住戰機反射的電磁訊號。正是如此,中國海軍才沒有迷信雷達,反而更加重視防空戰鬥機與防空戰艦。
事實上,在裝備雷達之後,美國海軍也發現,雷達探測低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