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皆是面面相覦,罷去個士族有那麼容易嗎?何況荀崧還是荀子之後,這老傢伙站著說話不腰疼!桓彝搖搖頭道:“景猷兄生於積德之族,少有儒雅之稱,寵不增於前秩,榮不副於本望,此一時愚智所慷慨也,苟有一介之善,宜在旌表之例,而況國之元老,志節若斯者乎?南頓王此言休要再提,若傳出去,只怕士林立起動盪!
況且今次若沒有景猷兄及時出面,局勢將會一發而不可收拾,丞相亦將陷入兩難之境,嚴格來說,景猷兄於此事的處理上,非但無過,反而與朝庭有不可磨滅之大功!”
說實話,劉琨也覺得荀崧礙眼,但既使他成功篡晉稱帝,也不敢輕易對荀崧下手,荀子之後,名頭的確非常恐怖,論起身份之高潔,除了孔氏一脈,就屬荀氏了。
問題還在於,荀崧已百分百投向雲峰,這個人是他劉琨無論如何也爭取不來的,該如何處理他呢?劉琨一時頗為頭疼,在某些方面,武力並不是萬能,就比如曹操殺孔融,也是忍了很久,獲得了大部分的輿論支援,忍無可忍之下,才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為名,誅了孔融三族。
如今的荀崧,雖尖刻不如孔融,但隱藏的威脅並不下於孔融,偏偏荀崧鋒芒不顯,處處以圓潤示人,深明明哲保身之道,不讓人拿住半點痛腳,想動他暫時是沒有可能。
暗暗嘆了口氣,劉琨暫時把荀崧放下,微微笑道:“茂倫(桓彝表字)言之有理,景猷兄於此事的處理上確有大功於朝庭,他日你可代老夫探問一下,若願重回朝庭,自會另行安排一顯職與他,好了,既已作下決議,請諸位都隨老夫前去城頭。”說著,起身向外走去,眾人紛紛跟了上來。
當站上宣陽門城頭,眼前的盛景令劉琨大吃一驚,親隨來報時,說城下聚集有十餘萬百姓,可如今一看,廣場上的人頭一眼望不到邊,遠不止十萬之數,很可能已超過了二十萬!
前方約有近百人揮舞手臂高喊:“罷免~~”,後面的百姓跟著就是齊聲道:“周嵩!”,聲勢浩大,直衝九宵!
劉琨銳目一掃,荀崧目光平視,似是不為身後的喧囂聲浪所動,一幅老神在在的模樣,那領喊的百餘人也令他大失所望,一看就是情緒已被充分調動起來的學生,而擺上明面的書院男女護衛,全都站在一邊默不作聲,至於劉琨最想抓捕的密探暗哨,卻是一個也沒找出來。
劉琨想透過抓捕雲峰的親衛來拷問出一些資訊,但公開活動的他不好無緣無故的下手,這一次由於荀崧及時勸阻。未能釀成流血事件。使他白白錯失了良機。因此隱於暗處的親衛就成了他的首先目標,這部分人身份見不得光,既使被抓,劉琨也能推個一乾二淨,令雲峰吃個啞巴虧,可找不到人,卻是無從下手。
自嘲般的笑了笑,劉琨功聚咽喉。大喝道:“諸位,請安靜,老夫乃朝庭錄尚書事、丞相劉琨!”
這一聲喝如同悶雷滾滾,席捲向廣場而去,喧鬧的叫喊聲竟半點也不能遮掩,每個人都聽的清清楚楚,而且這聲音並不震耳,仿似直刺入了心靈深處,不由得,口號嘎然而止!
劉琨顯然很滿意於這般效果。雙手一壓,繼續道:“老夫代表朝庭宣佈三件事。其一,竺道潛書院盅動百姓聚眾鬧事,其心當誅,但念及情有可原,且尚屬首次,剛剛尚書檯經過緊急商議,本著寬政緩刑的原則,決定對竺道潛書院維持原狀,暫不追究,不過,下不為例,老夫警告書院的個別心懷不軌者,可別把朝庭的寬厚看作軟弱,若有下次,將嚴懲不殆,絕不姑息!”
正說著,渾身散發出滔天煞氣,仿如一個魔神屹立於城頭,有的人明顯抵受不住這股威勢,不自覺的身體顫抖,目光閃避,腳步也略略向後挪去。
好半天,劉琨氣勢一收,又道:“其二,經詳細查問,新任太學博士周嵩於查封書院一事並無過失,只為執行朝庭政令罷了,是以不予罷免,還望個別人匆要得寸進尺。
其三,朝庭擬將太學與國子學合併,向天下庶人與百姓開放,免收一切費用,學習聖人之言與治國大道,並可擇其優者擢為士族!若有想前去學習,請速速往太學報名,三日後開課,呵呵~~名額有限,過期不候啊!好了,宮城乃莊重威嚴之處,這麼多人聚在一起成何體統?都散去罷。”
這話一出,遊行的人群中起了陣陣喧鬧,立刻就有人議論起來。
“沒聽錯吧?竟然要從咱們中提撥士族,這可是本朝以來的頭一回啊!”
“沒聽錯,丞相說的清清楚楚,就是對咱們庶人開放士族,當了士族,就意味著可以橫行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