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部分

依舊停留在提標左營副將李榮的將旗上那最後的視線。

ps:按照正常的網路小說的邏輯,主角應該會在軍潰之際突然出現,力挽狂瀾,一舉擊潰清軍,然後以救世主身份出場的主角各種接受那些曾經排擠他的明軍將領的懺悔、追捧甚至是效忠,就連主帥也只是口頭譴責一下他違抗軍令的行為後便大加賞賜,主角花式裝逼打臉之後,被任命為明軍的最高指揮,最後帶領著這些全部被洗腦的明軍南下迎戰杭州駐防八旗,改寫歷史。

但是這樣寫南明,真的合理嗎?

通讀南明的歷史,寫滿了內鬥二字,明軍的無數次反攻防禦作戰都是輸給了豬一樣的隊友。筆者寫到現在,以及這場戰役明軍的慘敗,為的就是要把筆者讀史書時看到的南明時期那場持續數十年的全國化反清運動為什麼失敗的原因告訴諸君。

滿清的殘暴,八旗軍、綠營兵戰鬥力的強悍,文官領兵制度的愚蠢,為了黨爭而黨爭的官僚,友軍之間的互不信任,貪汙**的老生常談,心懷叵測者與清軍的私通款曲以及太多太多的原因,它們直接將那些有心力挽狂瀾的英雄們徹底淹沒。

主角想要取得勝利,就必須解決這些問題,以及其他還沒有暴露出來的問題,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主角僅僅依靠著一支軍隊是不可能在內陸與滿清爭雄的,而這也是這本書後面所要寫到的東西。

四明湖之戰結束了,但是永曆四年清軍對四明山地區的圍剿還沒有結束,初戰告捷的提標營、步步緊逼的八旗軍、行蹤莫測的紹興綠營還有心懷叵測的叛徒,主角即將面對的是前有強敵、後有追兵的艱難處境,而破局的關鍵便是救民於水火的信念和那支龍泉新硎的南塘營!這才是筆者所說的最後的那場大戰。

ps:晚上還有一章,依舊是八點前更新,補上個月欠的四章中的第二章,本該昨天就說的,結果給忘了,見諒。

第六十七章 三天(上)

七月十七,夜,梁弄鎮。

經過了一番雞飛狗跳,已經精疲力竭的提標營在輔兵的協助下終於完成了對這個早上還駐紮著超過兩萬明軍的鎮子的清洗。此時的梁弄鎮,除了先前逃散的居民外,早已經不再有哪怕一個活的丁壯了,有的只剩下了被編進女營供得勝的清軍玩樂、糟蹋的婦孺。

早前的戰鬥中,雖然付出了不小的傷亡,提標營還是成功的透過利用明軍左翼的崩潰,以及雙方戰鬥力的差距完成了以不到對手一半兵力將其擊敗的大勝。

明軍的主帥王翊力盡被俘,中軍指揮黃中道、右翼指揮劉翼明、左翼指揮杜興國戰死,以下包括大蘭山中營守備方守信在內的數十名領兵將領或死或俘或降,而沈調倫、鄒小南及其他明軍將領則不知所蹤。

即便取得了這樣輝煌的戰果,可是開戰前期明軍所表現出來的堅韌,以及最後那群在滾滾南逃的潰兵中選擇留下來護衛主帥的少量明軍將士,還是給田雄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那個直到最後山坡左近的明軍都被殺光後,護翼在始終在敲擊戰鼓的王翊身邊的那個武將,依舊勢若瘋虎般的砍殺每一個敢於衝上山坡試圖領取抓獲敵方主帥大功的清軍士兵,特別是在知道這員武將並非王翊的直屬武將後,這份驚訝更勝從前。

被俘的明軍很多,多到了他根本養不起,也不打算去養的地步,這些人田雄準備像平常那樣擇其精壯補充到輔兵之中,等他們徹底臣服效忠於自己之後,再補充進戰兵營;至於剩下的,無論是否涉及到此次出兵的原因,他都不打算留下來浪費糧食,不過為了防止鬧出亂子,當然還是分批處死比較穩妥。

俘虜之中,官銜最高的便是王翊,田雄在見過一次就放棄勸降的打算,那滿眼的痛恨和不屑實在讓他想不出勸降的辦法。對此,他當然也不方便直接將王翊殺害,而是選擇將這塊燙手的山芋交給其他的滿清官員,反正勸降成功與否,他擒獲的功勞都跑不了,何不分功給其他人一些落個好人緣呢。

相較之下,提標營這一次的傷亡也超出了他的預料,中營損失最小,戰死十數人,輕重傷百餘人;然後是左營,戰死數十人,輕重傷不到兩百人;最慘的是右營,戰死高達百餘人,輕重傷接近四百人。如果不是輔兵分擔了不小的可以不做計算的傷亡,這個數字只會更大。

傷亡高得超乎預料之外,這讓他不得不慶幸於此次圍剿的及時,以及那個主動投降、暗通款曲的明軍降將王升,不過功勞還是應該設法多分給自己的這幫老兄一些,這才是為將之道。

“中軍於副將,先是帶領本部和紹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