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得功盡皆頓兵於同安等待他省援軍,因為整個福建已經沒有戰鬥力和規模皆可以達到水平的機動兵力前來為守軍解圍了。
長久沒有援兵抵達,漳州守軍在飢餓和惶恐中不斷逃亡,直至徹底崩潰。鄭成功順勢拿下了漳州府城,清漳州總兵王邦俊歸降。鄭成功不似陳文那般對降卒嚴苛,他的軍中多有降將,便另選了一個番號,將王邦俊連同漳州守軍殘部一起收為己用。
只不過,剛剛收復的這座漳州府城,卻在這長達半年的圍城中,以至“城中人自相食,百姓十死其八,兵馬盡皆枵腹”,實際上已經沒有多少百姓了。
這樣的結局並沒有出乎鄭成功的意料,由於放崩法的失敗,他也沒有別的辦法,所幸清軍歷史上的那幾批援兵盡皆被陳文牽制,否則這城裡剩下的漢家百姓只會更少。因為歷史上,清軍成功為漳州解圍乃是九月下旬的事情,那時的漳州“每石米價貴至五百五十兩,草根木葉鼠雀牛馬搜尋食盡,繼之人肉。父子相食,爨不煙火者月餘,病死、餓死、投水投繯而死,兵丁威取強奪箠楚而死,日以千百計。屍骨山積,穢聞數里。”
不管怎樣,這座遷延日久的府城已經拿下,而且在一個半月前魯監國在得知了曹從龍叛亂被陳文平息的訊息後也選擇自去監國號,改奉永曆天子為皇明正統,就連此前還頑固不化的張名振和沈宸荃也改換了門庭。
鄭成功很清楚,他近期取得的成就無不與陳文有關。作為謝禮,在魯監國自去監國號時他便草擬了一份奏章向永曆朝廷表奏陳文在浙江取得的功績,但願永曆朝廷能夠不吝惜爵位,那位未來的侯爵也好繼續在浙江為他牽制住北來的清軍。(未完待續。)
第八章 再戰衢州
陳文不知道他已經被錢謙益划進了貫穿永曆朝的那個“楸枰三局”的大戰略之中,即便知道也沒什麼用。
現在的東南戰場上,擁有完整的後勤體系的大規模明軍只剩下了他和鄭成功,小規模的還有一些,如江西的張自盛、寄居鄭成功門下的魯監國殘餘勢力、隨時都有可能起兵反清的潮州總兵郝尚久、已經臨近西南戰場的高雷廉瓊四府的廣東明軍殘部,等等等等。
這些能夠在陳文的記憶中佔有一席之地的雖說兵力大多不匪,但卻不是體系不健全,就是沒有穩固的後勤基地,根本無法支撐長期作戰,也不足以單獨完成收復失地的軍事行動。而最大的兩路明軍——他和鄭成功則根本沒機會聯手,暫時只能互相間接影響。
其實就算能夠聯手,陳文也不太敢相信鄭成功,畢竟李定國的兩徵廣東的例子擺著那裡。鄭成功更重視其自身的實力發展,相信以他自身的能力足以中興大明,對於其他勢力的信任程度很低。這一點和兩年來屢遭排擠和背叛的陳文其實很像,這兩個缺乏對其他勢力基本信任的傢伙是不可能湊在一起的。除非擁有足夠的共同利益,否則絕對不可能的。
不過嘛,這並不影響陳文款待鄭成功的使者,雙方建立起一個在情報上互通有無的機制對於雙方都是有利的,而他們二人之間也有可以用來互補的資源,只是現在陳文還無法獲得出海口,否則雙方都可以以著更快的速度增強實力。
只可惜,使者出發時漳州還沒有被鄭成功攻陷,對於使者的樂觀態度陳文也不好進行估算,因為歷史上這一年鄭成功根本就沒有攻陷漳州,而是在下個月被金礪率領的漢八旗軍和楊名高的福建提督標營擊潰,被迫退守海澄。直到轉年的海澄之戰,鄭成功大敗金礪,重新找回了場子才獲得了假裝與滿清議和,悶頭積蓄實力的可能。
可是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陳文用稜堡把金礪堵在了諸暨,鄭成功也提前收復了因始終看不到援兵而徹底絕望了的漳州,可是陳錦卻意外的活到了八月。東南戰場已經不是歷史上的那個東南戰場了,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
利用鄭成功使者帶來的情報,陳文對福建清軍以及西南戰場的局勢進行了補全。大致的走向與他記憶中的相差無幾,但是在細節處卻獲益良多。
然而自起兵以來,陳文始終是依靠著他的記憶以及一些來自於其他抗清人士和專門派出去的部下所蒐集到的情報,並沒有建立起完整的情報體系。這樣的結果是陳文在初期節省下了大筆的啟動資金以用來提升軍隊的戰鬥力。然而隨著歷史開始偏移軌道,弊病也逐漸顯現出來。
尤其是這場曹從龍之亂,他讓張俊派出去的那些只知道服從命令的業餘情報人員光顧著按照命令去盯死曹從龍,卻遺漏了真正有力量造成威脅的體系內部的反對者,結果叛亂的突如其來徹底打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