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指望國公了。”
“確實,只盼著國公能力挽狂瀾了。”
………………
玉山縣城,始建於明嘉靖年間,乃是因為當時倭寇肆虐福建沿海,明廷招募了一批廣東士兵,結果卻在路上因功賞微薄而譁變,大掠玉山,方才有築城之舉。
自嘉靖四十一年春始建,轉年完工,累經增築。至今,城牆長四千二百步,約合七里,牆基寬一丈八尺,頂寬一丈二尺,可通駟馬;牆高一丈六尺,女牆高四尺。城牆共開六門:東為“潤澤”、西為“廉善”、南為“文光”、北為“採粟”、小東門為“儒林”、小西門則為“杏花”。城門板上更是包了鐵皮,以加強其防禦能力。
然則,城牆初建時,工期短,要求“刻期速竣”,工程質量不佳,說明白了就是個急功近利的豆腐渣工程。至永二年時,女牆盡塌,城牆多有破損,所以去年洪承疇才會放棄此間,退而在廣信府城修築稜堡,以作固守之用。
明軍收復玉山後,原計劃在城外修築稜堡,以達到互為犄角之效,但是隨著擴編的進行,玉山稜堡計劃廢止,只是修復了城防,進行了必要的加固,僅此而已。原以為只是以防萬一,誰知道這個萬一竟然真的被撞上了,反倒是導致了義烏等三營坐困愁城。
陳文得到李瑞鑫的報急後,連夜將這份情報帶到隨軍的參謀司,連同此前的情報匯總,同時進行參謀作業。
“根據情報顯示:永豐縣已經陷落,楊家兄弟已死,出兵的是江西提督劉光弼。而在玉琅溪與我軍遭遇的,則是經標前鎮提督白廣恩的部隊……”
由於洪承疇的封鎖令和遷界令的存在,情報的傳遞越加困難,尤其是經標五鎮訓練的南昌,南昌幕府反諜的力度也很大,情報蒐集困難。在此之前,能夠蒐集到的情報無非是清軍訂製大量的鳥銃和長矛,自北方抽調了大量的綠營兵南下,組成了經標五鎮。
五鎮提督之中,李本深和胡茂禎是高傑的部下,張勇此前是甘肅總兵,劉芳名是寧夏總兵,白廣恩最初是流寇,此前則是旗下官。這五個人看上去聯絡不大,但是在籍貫上不是陝西,就是寧夏。在明末,不是陝西流寇,就是秦軍,可以說是如今北方綠營中最為善戰的一批武將了。
如果再加上遼東籍武將劉光弼和楊捷,以及這七個武將麾下按照洪承疇的上書所抽調的“山陝宣大關遼堪戰將兵”,可以說是代表了滿清綠營的最高水平戰鬥力。
“大帥,韃子的步兵戰陣,似乎是在模仿咱們的長槍陣啊。”
模仿?
剛剛得到訊息說清軍在大批次打造鳥銃和長矛時,陳文就已經覺得有些不太對勁兒。原因無他,只有長兵,沒有短兵,這不符合清軍的慣用戰法,如果僅僅是為了不在明軍的長槍陣和鴛鴦陣面前露怯的話,那麼反倒是丟了自身的長處。
最初,陳文也是這麼覺得的,但是如今一想,卻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我記得,李瑞鑫說韃子的戰陣移動速度極其緩慢,可有此句?”
聽到陳文問話,隨軍參謀司參謀張恭彥掃了一眼報急文書,立刻便回答道:“確有此句。”
“我記得,李瑞鑫提到過,兩軍接觸後,韃子的鳥銃手會棄銃抽刀,蹲下身子湊過來搏鬥,可有此話?”
“確有此句。”
“我記得,李瑞鑫說,探馬打探清楚,說韃子的鳥銃手和長矛手的比例大概是一半一半?”
“確實如此。”
行動緩慢、老鼠戰、一比一的火銃長矛比……
陳文越想就是越是覺得熟悉,似乎在腦海中真的有過這麼一個片段,片段中便是這樣編制的一支軍隊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作戰。
思來想去,直到良久之後,他才意識到,這個東西以前他也玩過,不過不是給自家的軍隊編練,而是用來幫助一支友軍提升戰鬥力!
“不是模仿咱們,是西班牙方陣!”
在天台山的時候,陳文曾經幫助俞國望編練過西班牙方陣,不過他教給俞國望的乃是剛剛去掉了瑞士長戟的版本,因為周遭的清軍,其騎兵比之俞國望所部皆是有著壓倒性優勢,沒有盾牌的話,騎射對於本就天台山明軍本就脆弱的肉搏步兵會造成很大的麻煩。
可是現在,清軍的編制只有長矛手和鳥銃手,再算上一比一的比例,那麼只可能是西班牙方陣發展到終極階段時的樣子。至少在他的印象中,只有西班牙方陣和戚繼光在北方的步兵營有一比一的火器、肉搏兵種比例,其他的實在沒有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