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不為所動。到了最後張家玉的部下都受不了李覺斯的嘴臉了,乾脆直接抄了李家以充軍資。
張家玉勢大時,李覺斯不敢有所動,等到清軍前來鎮壓,李覺斯立刻跑去向清軍獻計,並帶著清軍挖了張家玉的祖墳,毀了張家的家廟,更是殘殺了張家玉宗族千餘人。
這位李覺斯,後世與袁崇煥並稱為東莞雙賢,其修建的隱賢山莊佔地一千八百畝,內部佈局優美雅緻,渾然而成,當時乃是耗費巨資修建而成的。可也就是這位賢臣,享受數十載明廷的優待,待到天子蒙難、漢家衣冠不保,沒有像同鄉的張家玉那般起兵反清也就罷了,竟然連籌借些錢糧都不肯。
這事情,張家玉的部下在軍紀上的問題也洗不乾淨,但是為了一些錢糧就去借蠻夷之手挖了人家的祖墳,幾乎滅絕了東莞張氏一族,李覺斯其人,其卑鄙無恥更是令人髮指。
類似的故事,發生在福建、浙江、湖廣、江西、南直隸以及北方,陳文在書中,在論壇上很是看到過不少。最初他還只是不恥於這些人渣的所作所為,可等他看過了崇禎朝首輔大臣溫體仁的族孫、黃宗羲的學生萬斯同的好友溫睿臨在《南疆逸史》中的記述,登時便豁然開朗了來。
“明之紳士,大約榮利祿,趨聲勢,私妻子是計耳。寧有君父之戚,家國之感乎哉!故闖至則降闖,獻至則降獻,一降不止則再,其目義士皆怪物耳!”
既然都已經視抗清義士為怪物,三觀上差距到了這個地步,那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