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清軍上單掛機任由張煌言去拆塔,這時候對面中單管效忠來了句“我們還有不多時間就到點了,不夠再開一局也沒別的事情做,你慢點拆讓我們再玩會兒,以後大夥一起開黑”,結果鄭成功就真的信了,任由人家線上上和野區裡發育,等他們再出山時,掛了半天機的鄭成功卻發現,自己已經打不過了。
這場南京之戰看上去就是鄭成功浪輸了一場穩贏的好局。事實上,這事情根本沒有這麼簡單。
“大木的戰略沒錯,能夠從福建浮海而來,這份魄力和對軍隊的掌控力來說,當今天下也絕少有能夠與其相提並論的。”
跨海投入戰輔兵不下十萬以奔襲一個至關重要的戰略節點,而且前半段還贏了,鄭成功的才具足以碾壓這個時代絕大多數的武將。張煌言沒有想到,陳文對鄭成功的評價竟如此的高,尤其是他根本不知道,陳文與其說是評價鄭成功的此番作戰,還不如說是在評價史上的那個更為用兵更為成熟的鄭成功。
“輔仁言之有理,大木其人,才具確實不凡。大軍進入長江後,先破瓜州江防,後於鎮江幾乎全殲了虜廷在江南的機動兵力,前半段沒有任何瑕疵,堪稱完美。只是收復鎮江之後,他的舉動怎麼看怎麼讓人捉摸不透。”
陳文記得,史上的張煌言對於鄭成功在收復鎮江之後的舉動也是多有不解,甚至這些不解更是被後世的不少人理解成張煌言看透了鄭成功的私心卻不好願明言之類的無端誹謗。原本他也不太能夠明白,可是根據自身用兵多年積累下來的經驗去代入到當時的鄭成功,很多看上去無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