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5部分

楚軍以及越國的軍隊,趁此機會撤回了楚國,在這些撤回楚國的兵將中,深受項末器重的驍將乜魚與俞驥二人,在楚王熊拓面前告了楚水君的狀。

乜魚、俞驥二人列舉的楚水君的罪狀,主要分兩方面。

第一方面,自然就是楚水君在指揮方面的失責。

比如在魏王趙潤率領援軍初至大梁時,楚水君本有機會重創魏國的這支援軍,可最終,由於楚水君的優柔寡斷,導致被魏王趙潤抓住了破綻,率領那三十餘萬因為長途跋涉趕路而疲倦的魏軍,竟擊敗了原本以逸待勞的百萬聯軍。

倘若說韓國的覆亡,是整個第二次中原大戰的轉折點,使得魏國得以扭轉劣勢,那麼,聯軍這場失利,意味著聯軍方徹底失去了扳回劣勢的機會,以至於後來被魏國一步步牽著鼻子走。

事實上,這也是楚王熊拓最懊惱的原因。

相比之下,楚水君後來在聯軍失利的情況下率先逃回楚國也就是第二樁罪狀,這反而顯得情節較。

畢竟就當時的情況而言,聯軍已經根本不可能扭轉劣勢,楚水君的潰逃,除了形跡惡劣以外,對聯軍的影響倒也沒有。

當時上將項末不是選擇了斷後麼?可結果呢?這位他楚國的名將,還是死在了這場戰爭中。

當日,面對著楚王熊拓的震怒,楚水君承認了自己的罪責,且對前者說道:“大王,臣確實有罪,但臣認為,事已至此,就算大王處死了臣,亦不能挽回敗局。……相反,若留著臣的性命,或許更為有用。”

說著,他不等楚王熊拓開口,便拱手說道:“在臣返回大楚的途中,臣亦在思考抵禦魏國的計策……略有所得。”

聽聞此言,楚王熊拓面色稍霽,皺著眉頭說道:“說來聽聽。……倘若確實是妙計,寡人可以從輕處置。”

“多謝大王。”楚水君拱手而拜,旋即侃侃而談道:“此番諸國聯軍伐魏,雖最終戰敗,但亦讓我大楚看清了一些事,比如說,諸國終歸不可靠……雖說主要責任在臣,但倘若齊國的田耽早先不曾儲存實力,大梁早已被我聯軍攻克,縱使魏王趙潤後來率領援軍趕來,我聯軍也完全可以依據大梁與魏軍交戰……”

這一點,楚水君說的倒是實話。

“接著說。”熊拓催促道。

楚水君拱了拱手,繼續說道:“臣以為,我大楚不應當將擊敗魏國的希望放在組建諸國聯軍上,聯軍人眾心雜,心思不齊,似這般,如何能擊敗魏軍?”

“你的意思是,用我大楚的軍隊單獨面對魏國麼?”楚王熊拓皺著眉頭說道。

“是的。”

楚水君正色說道:“雖然魏國這場仗取得了勝利,但臣相信,魏國此番亦耗損巨大,短時間內難以派兵攻打我大楚。臣猜測,應該有兩年空閒,而趁此期間,我大楚當加緊鍛鍊軍卒,為來日的戰爭做準備……”

“這就是你的妙計?”

楚王熊拓冷笑兩聲,對楚水君的提議不屑一顧。

畢竟似楚水君所言,連三歲小兒都曉得。

然而這時,卻見楚水君正色說道:“大王,臣建議,將宋郡作為練兵之地,組建新軍前往……臣尋思著,倘若派去一百萬人,最後怎麼說也能練出三成的精銳吧?至於糧草,亦無須擔心,相信齊國願意為我大楚提供充足的糧草。”

楚相溧陽君熊盛聞言驚駭地睜大了眼睛,在他看來,楚水君的建議簡直就是喪心病狂。

“以戰練兵……麼?”

熊拓皺著眉頭沉思著。

楚水君的意思他是聽懂了,即是用殘酷的戰爭來磨礪兵將,彷彿大浪淘沙般,淘汰弱者,鍛煉出悍勇計程車卒。

雖說這樣一來,必定會有無數的楚軍士卒喪生,但不可否認,確實可以在短短兩年時間內,鍛煉出幾十萬能與魏**隊抗衡的強大軍隊。

或許,這是他楚國唯一能扭轉局勢的辦法?

楚王熊拓陷入了沉思。

第313章:年末【二合一】

兩日後,齊國的右相田諱抵達了楚國的王都壽郢,與楚王熊拓就聯合對抗魏國一事展開了洽談。

田諱的到來,可謂是助漲了楚水君的底氣,因為他所提出的‘練兵’策略,其中有一個薄弱環節,需要得到齊國的支援。

即糧草與軍備。

倘若能得到齊國的支援,那麼,楚國最薄弱的一環就能補上了。

於是在接見齊國右相田諱的當日,隨同楚王熊拓一同接見這位齊相的楚水君,將他的‘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