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魏天子並沒有繼續這個話題,閉上眼睛略微思忖了片刻,隨即在龍案上鋪上一張紙,提筆寫了一個桓字。
闢土服遠、武定四方,謂之桓。
“童憲!”
“老奴在。”
“傳旨,冊封九皇子弘宣為桓王,擔任北疆督防副帥一職,輔佐東宮坐鎮北疆,為我大魏……守國門!”
“謹遵聖諭。”(未完待續。)
第622章:穿過宋郡
七月十五日,趙弘潤率領兩萬鄢陵軍、兩萬商水軍以及一萬五千汾陘軍,向北迂迴,來到了陽夏縣。
陽夏縣,是魏楚國界的邊域城縣之一,南側崎嶇淤泥的丘陵沼澤地帶,成為了魏楚兩國天然國界。
而在南側那片難以通行的荒蕪地帶基礎上再往東南方向,便是楚國的固陵,即固陵縣熊吾的封邑——確切地說,是幾乎囊括了渦河整個中游地段大片土地的封邑,與西南的平輿縣接壤。
據並不怎麼可靠的訊息稱,原本這片渦河一帶的土地,亦是屬於暘城君熊拓的管制範圍,但是在十幾年前,當時好大喜功的暘城君熊拓聯合魏國攻滅宋國時被魏天子擺了一道,以至於在楚國聲譽大跌。
而此時,熊拓的弟弟熊吾趁此向楚王進言,自告奮勇主動提出奪回宋地這塊本該屬於楚國的戰後所得,於是,楚王便將固陵封給了熊吾作為封邑,冊封其為固陵君。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使得熊拓對熊吾積恨已久,於是在兩年前,在他與趙弘潤簽署《楚魏正陽和約》時,罔顧固陵君熊吾在宋地的戰果,毫不猶豫地將這個弟弟的功勞給賣了。
當然,這個訊息是否屬實,趙弘潤也無從得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熊拓受封暘城君的日期,的確要在固陵君熊吾之前。
再者,暘城君熊拓與固陵君熊吾這對親兄弟的感情,說實話的確不怎麼樣,這從他們十餘年來的戰略意圖就可以看出:在滅宋一役後,暘城君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