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張鳴、項離三人牢記著趙弘潤那一番兵貴精不貴多的教導,將老兵與新兵分成兩個梯隊,並未混編罷了。
否則,南門遲也不會選擇他們作為鑿穿楚軍陣型的利刃。
“輪到咱們了!……殺!”
千人將冉滕的話,永遠是簡潔明瞭,隨著他一聲令下,千名冉滕隊的老卒們衝出前陣,在本隊新兵以及附近其餘魏兵那羨慕的目光下,衝向了遠方的楚國農民兵。
……
遠遠瞧見這一幕,身在中軍的商水軍主將伍忌,不由地望了一眼南門遲所在的方向。
不可否認,無論是最先為了迷惑敵軍的誘敵戰術,還是隨後的長弓手的有效殺敵,亦或是之後在近距離下投入那數百架魯國機關弩匣,再到眼下,趁著那些農民兵軍心浮動之際,祭出冉滕隊、張鳴隊、項離隊這三支他商水軍精銳千人隊的時機,皆把握地非常到位,不愧是原楚國正軍將軍、相城主將。
只不過,想就此鑿穿對面楚軍的陣型……恐怕還是不夠吧?
伍忌長吐了一口氣。
想歸想,但是伍忌並沒有阻止南門遲,畢竟至今為止,南門陽的戰術並沒有出現太大的疏漏,他沒有理由阻止。
他只是有些擔心那三支他商水軍的精銳千人隊,畢竟對面的楚國農民兵固然是不堪一擊,可在這些人身後,那可是實力根本不可相提並論的楚國正軍與楚國地方縣師。
後兩者尚未出現軍心動搖跡象,陣列也未出現混亂,在這種情況下想鑿穿楚軍的陣型,談何容易?
不得不說,伍忌雖然年輕,但好歹也是經歷過三川戰役磨礪的將軍,一眼就看穿了南門遲此刻的心態——因為搶佔了先機,使楚軍一方出現了巨大的傷亡,這位前陣指揮將領難免有些自信心爆棚。
說白了,就是南門遲太急於求成。
須知,欲速則不達。
搖了搖頭,伍忌吩咐左右傳令兵道:“傳令下去,我中軍準備應戰,叫各營各部做好準備。”
在附近的許多傳令兵面面相覷,帶著諸多困惑前往傳達伍忌的將令去了。
他們想不通,明明前軍勢頭正旺,怎麼輪到他們中軍備戰呢?
然而隨後的事實證明,伍忌的確是一位具備將帥潛力的將軍,提前察覺到了危機:由於南門遲的激進戰術,魏軍的前軍固然是鑿穿了楚軍的農民兵,但是之後沒多久,南門遲麾下前軍,亦被傾巢出動的楚國正軍與地方縣師給鑿穿了。
這也難怪,畢竟雙方的兵力數量相差太大。
而前軍被鑿穿,伍忌所指揮的中軍,自然而然就得直接面對那些氣勢洶洶的楚國正規軍。
不過話說回來,這也是歷來戰場上最常見的戰況:你軍中精銳鑿穿我軍陣型,我軍精銳鑿穿你軍陣型,就看哪方能集中力量搶先一步壓制對方的本陣,斬將奪旗,取得勝利。
自古以來,正面交戰不外乎如此。(未完待續。)
第743章:僵持的戰局
“南門遲,激進了些吶……”
在魏軍本陣處,趙弘潤遠遠眺望著前方的戰況,時不時地做出評價。
聽他這麼一說,在他身右側的宗衛長衛驕請示道:“需要派人提醒他麼?”
“那倒不必。”趙弘潤搖了搖頭。
此時在趙弘潤的左側,羋姜亦面無表情地看著前方的戰況。雖然她對於那數萬楚國農民兵的巨大傷亡而頗為不忍,但是當聽到趙弘潤似乎對南門遲的指揮有所微詞,她還是忍不住開口詢問:“南門遲將軍的指揮,有什麼疏漏麼?”
驚訝於此女居然會開口詢問這方面的事,趙弘潤忍不住轉頭瞧了羋姜兩眼。
不得不說,為了掩人耳目,羋姜早已換下了那身赤白色的巫服,穿上了他趙弘潤幾乎沒穿過幾回的錦甲,盡顯英姿颯爽,彷彿活脫脫是一位女將軍,看得趙弘潤暗贊不已。
“並非是什麼疏漏,只是他的戰術,偏向激進。”一邊欣賞著羋姜的凹凸有致的身段,趙弘潤一邊解釋道。
平心而論,趙弘潤倒沒有指責南門遲的意思,畢竟一個人一個想法嘛。
比如說,針對魯國機關弩匣這件相當於一次性道具的戰爭兵器,趙弘潤更傾向於將其用在刀口上,說白了就是拿它去對付對面的楚國正軍或地方縣師。
畢竟將這件可怕的戰爭兵器用在對付一幫臨時徵募的農民兵身上,趙弘潤總感覺有些吃虧。
因此,倘若由他趙弘潤來指揮的話,肯定會等到對面的楚國正軍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