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6部分

中發出一個充滿殺氣的聲音。

“奇襲荊州!”

陸口。

此時的陸口,早已不是當年那個人煙稀少的小村鎮,作為柴桑以東最重要的軍事要塞,經過漢吳兩國十數年的經營,此地已成為…個軍民兩用的繁華的港口。

漢軍在此地設有僅此於夏口的龐大水寨,作為防備東吳的最重要的前哨基地,陸口集紹了將近…百餘艘大小戰船,這個數字已經接近荊州水師的三分之二左右。

在漢帝劉備去世前的大多數時候,陸口漢軍的規模,至少保持在兩萬人左右,這個數字大多數時候,也會根據東面柴桑的吳軍駐軍芬量做相應的調整。

水寨高臺上,徐庶望著一艘艘滿載著士兵駛離水寨,臉上漸漸露出焦慮之情。鎮守口,一鎮就是近十年的徐庶,此時已身任右六司馬之職,儘管這個官職顯赫無比,但其實所能動用的兵力,大多數時候僅只陸口的數萬駐軍而已。

但是現在,他麾下這點可憐的兵力也要卒庋收走,前線的上大將軍關羽已經下令,從陸調動大部分的軍隊增援前線,這也就意味著,現下徐庶手中的兵力,只剩下不到五千。

“雲長太過託大,他這麼做,只怕是會給別人鑽了空子呀。”

徐庶遙望東面而嘆,目光之中佈滿了擔,防之色。

(未完待續)

第四百一十二章 隱患的種子

“大司馬,兵馬皆是集齊,若無什麼吩咐的話,我就上船出發了。”

上前說話的是關平,此時,這位曾經的關家小將軍,已經成長為成熟的將軍,他也已有妻室兒女,現下官任蕩寇將軍。這個官位是他的父親曾經擁有過的,顯然,他的父親為他爭取到這個官位,表達出對自己的這個長子寄有強烈的期望。

“定國,上大將軍真的打算把陸口大部分的兵馬調走嗎?”徐庶明知事實已定,但仍忍不住多問了一句。

關平面色凝重:“前線的那個于禁抵抗非常頑強,父親說了,若想擊敗此人,就必須向前線增兵,用絕對的兵力優勢沖垮他。“徐庶嘆道:“話雖如此,可是陸口如今被調得只餘下不到五千的兵馬,若是東吳來攻,卻當如何應對。”

關平不以為然道:“大司馬多慮了吧,我大漢國如此強盛,東吳焉敢來犯。再則,前不久新到柴桑上任的那個什麼吳國大都督陸遜,只不過是個軟弱的儒生而已,你看他給父親寫得信,那討好之詞用的,哎,連我都覺得肉麻,這樣的人,能威什麼氣候暱,吳帝又不是蠢貨,若是想侵我荊州,又焉會用此人。”

關平洋洋灑灑一番論詞,表示了對陸遜的輕視,以及吳國不敢對荊州用兵的自信,顯然,他的意思也正是關羽的意思,這就是為什麼關羽敢將陸口之兵幾乎調光的原因。

關平把話說到這份上了,徐庶也無話可說。以他右大司馬的身份,如果在長安的話,當然是極有發言權,但這裡是荊州,是上大將軍關羽的地盤,這裡是關羽說了算,特別是當先帝故去以後,更是如此。

‘唉,若是先帝尚在的話,絕對不會令雲長這樣做。’

徐庶心下唏噓,卻只得勉強笑道:“既是如此,那定國你就儘快出發吧,莫要耽誤了行程。”

“那定國就此告辭了,大司馬多保重。”

關平拜別徐庶,上得巨大的鬥艦,揚帆出港,向著下游而去,經由夏口轉入漢口去往襄陽,再經別的水路趕往前線。

目送著大部分的將士離港之後,徐庶方才懷著悶悶不樂之心回往他的中軍大帳。

他前腳剛一入帳,後腳便有一個匆匆而來,興奮的叫道:“大司馬,東吳發兵了。”

徐庶心頭一震,回頭一看,卻見來人正是張遼。

自當初與方紹和關羽達成協議之後,張遼就投於漢國麾下,一直坐鎮陸口協助徐庶提防東吳。

這麼多年來,東吳並未曾向荊州動過兵,因此張遼也一直沒有立功的機會,不過,先帝劉備對這位曾經的故友仍然不薄,在其去世以前,已將張遼的官職升為鎮東將軍。以四鎮將軍的官職授與一個魏國歸臣,這已經是十分之厚愛了。

不過,這看似榮耀的官職,張遼卻一點都不在乎,這麼多年來,支撐著他熬下去的唯一力量,就是對東吳的復仇之心。

現在,機會終於被他等到了,所以他才會如此的興奮。

與張遼的興奮相比,徐庶卻顯得憂心忡忡,他將張遼帶來的情報忙是接過來細看,情報上言,數天之前,吳帝孫權下達了集結令,下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