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拍了拍諸葛亮的肩,道:”孔明啊,你怎麼能這樣說阿蓉呀,其實她和我們一樣,都是在關心你呀。話說當年我那嬸嬸圖慕虛榮,非要把阿善嫁給蒯袢那個有名無實的廢材,現下好了,姓蒯的死了,以你今時的地位,如果不嫌阿柔是個寡婦人自勺話,大可納了她算了。”
龐統這話單就聽起來倒像是好意,但配合著他那有點猥瑣的笑容,整體看來更有調戲諸葛亮的意味,直把方紹瞧得想笑。
果然,那邊諸葛亮臉馬上一繃,不悅道:
“士元,你好歹也是大王之重臣,怎的說話這般不知所云呢,你呀,也當好好注意一下你的身份。”
龐統不以為然道:“你才應該注意哩,這有什麼,不就是點人之常情麼,怎麼我發現孔明你這官做得越大,這心態反倒越是沉重了。
我說孔明呀,人生在世,還得活得瀟灑點好,別整天腦子裡裝的全是天下、國事、禮數、身份那些亂七八糟東西,這樣發展下去,我保證你會短命的。”
龐統幾句話頂得諸葛亮不知該如何是好,只得以羽扇指著他,無奈的笑道:“你呀你,好吧,我承認我辯不過你的那張嘴行了吧。”
龐統的話倒是提醒了方紹,他依稀記得,當年的諸葛亮,倒也確實風流瀟灑,草堂之時日子雖然過得清貧,但每天喝喝小酒,侃侃大山,倒也十分悠閒自在。現如今官職越來越大,權力越來越大,那份瀟灑自在確實是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則是一個已俱鞠躬盡瘁雛形的諸葛亮。
方紹心有不忍,便也勸道:“先生,士元軍師說得是呀,人活一世,除了大事之外,還有許多小事值得去關注,要不然就會活得很累的。”
諸葛亮奇道:“怎麼你倆什麼時候穿一條褲子啦,都喜歡對我說教了。”
方紹笑道:”我哪敢說教先生,我可都是為了先生好。”
諸葛亮嘆了一聲,道:“好好好,你們的好意我心領了還不成,抽出時間來,我定然去瀟灑一番。”
話音剛落,外面侍從來通報,言糜竺已到。
諸葛亮便叫請入,同時叮囑道:“待會子仲來時,你們可千萬再不能提立阿斗公子為儲之事。”
龐統聳了聳肩,道:“行啦,不用你叮囑,我們又不是三歲小孩,自有分寸的。”
過不多時,糜竺匆匆而入,那副表情顯然是心事重重,一見面就迫不及待道:“諸位,吳夫人懷有身孕這件事,你們都應該知道了吧,事有不妙呀,我看未免夜長夢多,我等還是一起請大王速立阿泰公子為嗣吧。”
聽得糜竺之言,他們便將方才的討論又重複了一遍,只是省卻了阿斗那一段。糜竺聽罷不禁是憂心更重,道:“如今馬超來歸,為孝直他們憑添了一股巨力,如果將來北伐關隴,他們的勢頭只會越來越盛,此時若不令大王早立儲嗣,將來只怕真的是難測呀。”
糜竺雖然才華並不出眾,但這件事上他卻分析的很通透,沒錨,在立嗣這件事上,拖得越久,對於荊州集團將越為不利。
幾人陷入了沉思,都在為此事而費腦子,而方紹沉默了半晌,忽然有了思路,便道:
“紹倒有一計,獲許可讓大王速下決心,只是這計策嘛,可能有點不夠厚道。”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一石二鳥
畢竟是事關自己的親外甥,一聽說方紹有計策,糜竺立時精神為之一振,急問道:“什麼計策,中正你快說啊。”
方紹手中沒有羽扇,但仍學著諸葛亮的樣子擺了擺手,示意糜竺不用著急,龐統就不爽了,道:“你就別學你這老師賣關子了,有什麼計策趕緊道來。”
方紹這時又換上一副迫不得已的樣子,為難的說道:“這條計策嘛,有用倒是有用,只是有失君子之風,若非萬不得已,最好還是不要用的好。”
這時,諸葛亮眼眸微動,似乎猜到了幾分,忽然間詭秘的笑了一笑。
方紹一看他這副表情,便嘆了聲,道:”看來先生已經猜到了,那好,我就如實說了吧。我這條計策其實也簡單,只要我們能廣散流言,說是主公打算立少將軍為世子,如此一來,必會掀起一片反對之聲,到時我們再借機以穩定臣民之心來勸說大王儘快立嗣,想必大王便不敢再拖延了。”
方紹此言一出,其餘那二人恍然而悟,而諸葛亮則是會心一笑,顯然這計策正如他所料。
方紹說罷之後,趕緊又補充道:“雖說咱們是為大王好,但卻會連累少將軍無辜受累,所以我說這計策不太厚道,我看呀,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