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子也得做象些,當即一邊急報安祿山說大捷,砍了些百姓腦袋充當戰功,另一方面揮師西進,繼續追擊。
不過葉暢沿途將所有的轍軌列車都帶走了,實在帶不走的,也被一把火燒掉,故此崔乾佑只能看著轍軌,卻沒有辦法利用這個來運自己的兵。
“他不逃如何,如今總算得到訊息,他手中的手雷,最多還能供他再打兩仗,得知安公徵發長安青壯,他便應當知道,手雷唬不住人了……莫說安公大軍,就是我們,若真打起來,驅趕百姓去消耗他的手雷就是。”崔乾佑身邊一將漫不在乎地說道。
他們有膽全力追襲,便是得了安祿山的啟發,準備用百姓來消耗葉暢的火器。
“前面就是太和關?”
“是,訊息說,葉暢便在太和關,而老皇帝則退往雍縣,距離太和關,不足五十里。”
“我看這關城,並不怎麼難攻啊。”崔乾佑琢磨了一下地形,然後笑道:“葉暢死守此關,未免太蠢,以他一貫行事,必暗藏手段。”
“這太和關原本主要是拱衛長安,防範西面,我們自東面來,他自然守備不足。以屬下愚見,葉暢敢據守太和關,應當是援軍到了。”
“哥舒翰的援軍?可惜裴冕行事未成,若是裴冕行事成了,想來葉暢都已經成為我階下之囚了。”
崔乾佑一邊與部下說話,一邊下令展開部隊。作為安祿山最為倚重的大將,他的部下足有一萬五千餘人,就是葉暢並了裴冕之部,也不過是他部下的三分之一。
更有甚者,他並不是一到太和關下就發動進攻的,而是先分兵抄掠,於左近擄來數千百姓。如今這數千百姓,便被麻繩挨個繫著,驅趕在他部隊的前方。這些百姓手中執著刀槍,一個個哭聲震天,卻不敢對叛軍攻擊,因為他們已經被殺破了膽。
在他們身後,崔乾佑的部下刀槍箭弩所指,只等崔乾佑一聲令下,便要迫他們上前。
“這關內百姓,與京畿倒是有些不同,在京畿咱們行事,無人敢反抗,這邊倒要殺不少人,才能讓他們聽話。”崔乾佑心中琢磨了一下,見時辰已至,當下舉起一面小旗,下令道:“開始攻城!”
城牆之上,葉暢看到那些百姓哭喊著被趕上前,不禁搖了搖頭:“不能等了,再等下去,百姓傷亡必大!”
“此時發動,只怕不能全殲崔乾佑。”
“無所謂,我深信,今日之戰後,崔乾佑與安祿山都將陷入窮途沒路!”
第479章 大唐氣數尚未終
“葉暢一向以愛惜百姓之名傳諸於世,今日且待我揭破他的麵皮。”
看到被催逼的百姓離城關越來越近,崔乾佑頗為得意地道。
在他看來,葉暢兵力不足,若再在戰事中束手束腳,倒不如直接敗退,還可以儲存一部分實力。
否則,就必須先對這些百姓下手。這樣一來,他此前經營了十餘年的愛惜百姓的聲望就會受損。
崔乾佑根本就沒有一次進攻就擊敗葉暢的打算,只要能夠給葉暢造成打擊和損失,他就樂意。
他也考慮過,葉暢一開頭就使用手雷,讓這些被威逼上前的百姓在驚慌失措中亂起來,那樣他收穫就更大:他的部下已經有些習慣於火藥武器製造出來的巨大聲響,因此不會跟隨百姓陷於混亂,而百姓逃不了多遠,便會被他再度組織起來,去繼續消耗葉暢的手雷。
如意算盤打得倒是挺響,只不過,就在葉暢準備發動之時,一件意外的事情發生了。
既是崔乾佑所意料不到的,也是在葉暢計劃之外的。
那些百姓被逼著衝到了太和關之前,一路都是哭哭啼啼,沒有一人敢於反抗,故此,崔乾佑也起了輕視之心。
然而眼見太和關城就在面前,百姓當中一壯年男子悲呼大叫:“我等乃良善之民,受天子與葉公之恩多年,今日為賊所迫,欲害天子與葉公乎?害天子與葉公,當死,且死後必致罵名,何如殺賊而死,千秋萬載,得錄青史,九泉之下,可受尚饗!”
他這一振臂大呼,周圍人頓時亂了,緊接著便有人道:“所言極是,死則死矣,死於賊手,不負烈士之名!”
關隴之地,原本就民風剛烈,這二人大呼之後,百姓們紛紛調頭,一邊大哭,一邊撲向身後驅趕他們的那些叛軍。雖然他們為叛賊以繩索相系,可是這幾千人全回過頭來,便是殺也要殺上一會兒,而且他們現在都不懼死,哪怕用三四條命去換,也要殺掉一個叛軍!
轉眼之間,戰場上血流成河,既有那些被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