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種禮盒,每種五百盒,擱在京城十個稻香村鋪子分售。
京城人家,還是比較認“稻香村”的餑餑,禮盒方在鋪子露面沒幾日,便口耳相傳,便被眾人熟知。
不過還是議論的人多,買的人少。畢竟這價格不菲,真正的親戚朋友過節走動,送這個還不若真金白銀。
今年跑官的人多,這真金白銀又體面應景的“月餅禮盒”一下子成了送禮的首選。有個南省大員的子弟,一下子就買了五十盒的“十全十美”
如此一來,可算是開了先河。那些跑官的人家,便將視線轉移到稻香村的“月餅禮盒”上。
到了八月初七,稻香村的三千五百個“月餅禮盒”便宣告售蔡。單這一項,就使得稻香村進項十七萬五十兩銀子。
幾位鋪子的掌櫃,看著這勢頭良好,早就過曹府來請示,是否再趕製三批“禮盒”月餅都是現成的,主要是這金銀所制的月餅盒。
初瑜卻否定了這個建議,叫他們專心餑餑這塊,不要再想著取巧。
稻香村不肯多加“禮盒”其他的點心鋪子卻早已眼紅。早在稻香村金銀禮盒開始熱銷時,他們就開始跟風,只是因他們名氣不如稻香村,門庭有些冷清。
等到稻香村禮盒售蔡後,那些晚了一步的,也看不上尋常的月餅了,就到其他鋪子買了金銀禮盒。
事實上,這商人的眼光做事敏銳,跟風的不單單是餑餑鋪子,還有金樓銀樓。
過了八月初十,已經有真正的金銀月餅禮盒問世。不只盒子是金銀所制,裡面的月餅也是純金純銀,分量也是越來越足。
只是他們也明白,自己個兒賣的是個應景。要是要價狠了,那大家就自己找金匠制了。所以不過是在金價銀價的價格上,提個一成到兩成。
雖說不能吃,可模樣畢竟是“月餅”厚著臉皮拿這個上門,也可以說應景是不是。如此,買的人正經不少,倒是其他餑餑鋪子的“月餅禮盒”顯得沒這個實惠,有些賣不動。滯銷在手中。
直到此時,那幾個原本還想要繼續賣“禮盒”的稻香村掌櫃才覺得慶幸,只贊自家太太有“先見之明”
實際上,並不是初瑜有“先見之明”而是這背後出謀劃策的曹頤曉得“見好就收”
既是要賺了實惠,還要不扎眼,才符合他的為人之道。
這不,因稻香村的禮盒少,售的又早,加上後來的純金純銀的月餅都出來了,稻香村先頭賺的那些銀子,就沒有人再留意。
他也是看到伊都立買地籌現銀,想到自家身上。
要是他赴外任,到時候西府也不會全跟著去,一家人要兩地過活,所耗費要銀錢也要翻倍。加上東府那邊,曹項若是回京,就要面臨分家的處境。
雖說這些年東府也陸續置了外宅與土地,以備分家所用。可是他這做堂哥的,萬沒有自己日子過得爽快,讓堂弟們掰著手指頭過日子的道理。
早在當年稻香村開業時,他便對妻子說過,將來要拿出一部分銀錢來,貼補弟弟妹妹,初瑜也是應的。
他已是想好了,等到東府分家,就拿出些銀錢,分贈給三位堂弟。再以後如何,就由他們自己發展。左右都是成家立業的人,他這做哥哥的也不能看顧一輩子。
如此,分給三個堂弟的,自己外放後帶到外地的,正經需要一筆銀錢,所以他才藉著京城眾人跑官這個風,給妻子出了這麼個主意小賺了一筆。
說來也好笑,有些外官,初到京城,訊息不靈通,不知曹府與稻香村的關係,將“稻香村”的禮盒送到曹府。
總共稻香村七種禮盒,曹府竟收到其中三種,包括銀禮盒一種四盒,金禮盒兩種四盒。
這入口的東西,即便是自家鋪子買的。中間經過轉手,也只有賞下人的。只有那盒子,做的精巧,初瑜便分給妞妞與天慧裝小物件。
這日,正值曹頤休沐,他卻沒有出門送節日,而是留在家中侯客。
早在三日前,年熙就使人送來拜帖,要在今日攜妻上門。
專門選在曹顒休沐的日子登門,可見也是有心的,加上兩家是正經連襟,曹顒這個做姐夫的,自然也要慎重以待。雖說他心裡明白,年熙八成為是道謝來的,卻也不好失了禮數。
聽說妹妹、妹夫上門做客,初瑜滿心歡喜。
雖說淳王府五格格也嫁到京中,可是因夫家苛聲,回趟王府已是不易,更不要說到姊妹家做客。
李氏聽了,便也很是看重,叫初瑜好好張羅席面,不要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