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頭彈劾年羹蕘。
沒等聽封有人彈劾年羹堯,雍正就罷了陝西巡撫胡期恆,調回了署理四川提督納泰。
這兩人,前者是年羹堯的好友,嫡系中的嫡系;後則出身勳爵,曾出征西北,為年羹充保舉為提督。“年羹堯已敗,如此也好,亦能看出今上手段,使得大人得以省身。”宋任說道。宦海沉浮,本就常見,區別只在於能否能東山再起。
年羹堯與隆種多都已經位極人臣,掉下來哪裡還有升回去的餘地,剩下的就看是否能留下性命。
康熙朝時,皇帝以“仁孝”治國,官員即便有罪罷職,過兩年起復的大有人在;可這種“仁慈”也有區別。
同樣是因“黨爭”失寵,因參合奪嫡而落罪,明珠離開中樞後,活了二十年,也算善始善終;索額圖卻是直接被賜死,連兒孫亦不能倖免。
今上即位,行雷霆手段,圈了十四阿哥,又以追繳戶部虧空名義,處置了那些左右搖擺的臣子,坐穩了江山,又豐盈了國庫。私下裡,被人稱為“抄家皇帝”o
可實際上,至到現下,今上對臣子的處置,最嚴厲的也不過是抄家流放,且很少有殃及性命與家人的時候。這雖不能說是“仁德”卻也算不上“苛嚴”。
“若是年羹堯與隆科多二人不得善終,大人不可為近臣。”這是隻有曹顒與的宋任二人在時,宋任對曹顒的告誡。
另有一個時間,蔣堅對曹顒說的話,亦是大同小異:“親則生狎,近則不遜,還是中庸之道最長久。”
等到四月初,彈劾年羹堯的摺子,一下井噴而出。大大小小的罪名,各式各樣。當曹顒收到京城的信,看到五花八門的彈劾內容時,直看得目瞪口呆。“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