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需要客套。曹顒便說了李家現下的結症,勸李氏安心。
左右有他在,先磨練磨練李家這幾個表侄兒些時日,不會真的束手旁觀。
李氏聽了,很是欣慰。
她也看出來,自己這個兒子對於李家實沒有什麼情分,之所以還關注,也是因惦記她。
“不錯,就是該讓他們嚐嚐苦日子,要不然永遠不能算懂事。”李氏道:“只是你也不用太操心,他們兄弟幾個好胳膊好腿的,還不能養活妻兒不成?”
曹顒所不放心的,就是怕李氏鬱結於胸,見她面露歡喜,也跟著高興。
母子又說了幾句家常,曹顒看了看時辰,該去衙門了,便出了家門。
再次坐在戶部窗明几淨的堂屋裡,曹顒竟有些不適應。
在甘州那半年,雖說日子苦些,可看著一座新城從無到有,看著荒原變良田,看著原本絕望的百姓展露生機,還真有些成就感。
再回頭看段青林,雖只是從五品知州。卻是一地父母。又是天高皇帝遠的地方,雖然地方窮些,看著觀段青林的言行做派,不像是貪鄙的,日子過得倒是也安生。
看完公文,再看朝廷邸報,曹顒竟有些覺得日子難熬了些。
要在還在甘州,這個時候他當是去新城巡查百姓春耕吧……不想了,不想了,再想自己真的就想出京了。
想著那些衣衫襤褸的移民,曹顒怔了怔。
如今外亂內憂皆平,雍正是不是該開始改革了?
“火耗歸公攤丁入畝官仲一體納糧”都是後世眾所周知的改革專案。
現下從邸報上,卻是看不出什麼。
只是年底各督撫進京後,雍正就地方的權利也就會都抓到手。最遲明年,改革就該開始了。
這三條,除了增加國庫銀錢,多少也能減輕些百姓負擔。
曹顒雖無意做先鋒,倒是想起自己會參與這歷史大變革,心中不免有些激盪。隨即,他又覺得意興闌珊。這三條根本就“治標不治本”地方土地兼併越演越烈。失去土地的百姓越來越多,他們或是淪為佃戶,或是淪為流民。
曹顒知道這點,卻是隻能束手。
只“鄉伸一